打捞出水的子弹、弹壳(新闻稿图片) |
1994年建在大连黑岛上的林永升雕像 |
作为一直生活在大连、服役了50年的老海军,我一直关注着涉及中日黄海海战的信息。适逢黄海海战124周年,我国甲午海战遗迹水下考古工作又传来好消息——“消失”百余年的北洋水师黄海海战沉舰“经远”舰终于被发现和鉴证!
从“经远”舰残骸中出水了包括74颗子弹在内的大量遗物,见证了黄海海战的悲壮,将我们带回到血与火的海战场,再现北洋水师官兵与侵略者血战到底的壮烈场景。
黄海大战是世界海军由帆船时代演进到钢铁时代的经典大海战,也是甲午战争中唯一真正意义的海战。它是近代海军史上参战军舰最多、作战海域最广、作战时间最久的大海战之一。德国出版的《世界海战简史》称:“鸭绿江战役是一场具有深远影响的海上战役。”
北洋水师官兵在黄海海战逆境中迎敌激战,英勇杀敌,以“致远”“经远”“超勇”“杨威”4艘军舰战沉的重大代价,重创了日军联合舰队旗舰5艘军舰,粉碎了其“聚歼清军舰队于黄海”的军事战略,在我军奋勇打击下退离战场。而我军“定远”“镇远”等6艘军舰冒着未尽的硝烟、载着流淌着鲜血的烈士遗体奋力追击逃盾的日舰十余海里,演绎了气贯长虹驱赶敌舰的一幕。可以说,黄海海战是打了一场双方沒有赢家的惊世大海战,绝非北洋水师在黄海海战中“惨败”的说法。
“经远”舰是北洋水师的主力舰之一,林永升是一位杰出的舰长,“经远”官兵是一个英雄群体。战前,林永升舰长命令将龙旗(海军旗)升上桅顶,并撤去舱内木梯,卸除救生艇,表达誓死与敌人决战到底的大无畏气概。
在激战中,林永升挺立舰桥指挥作战,“发炮以攻击,激水以救火,依然井井有条”。当遭受日军战斗力最强的第一游击队“吉野”号等4艘军舰围攻时,奋力抗敌,用炮火重创敌舰。在指挥追击被击伤的敌舰过程中,林永升舰长不幸被炮弹击中头部阵亡。大副陈荣扶下舰长,继续指挥杀敌,中弹殉国。二副陈京莹冲上指挥台血战敌舰,直至牺牲。“经远”舰200多名官兵临危不惧,前赴后继,浴血奋战,直至同舰一起翻沉,壮烈牺牲。
这次发表的甲午海战遗迹水下考古成果报告中,三段醒目的文字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舰体“左舷曾遭受过密集炮火攻击”、找到了“一件用来挂遮阳棚的‘天幕杆’,木头上全是火烧痕,几乎炭化”和“从船上发现了74颗步枪子弹”。我们由此即可拼接、还原124年前“经远”舰在黄海战场上最后拼搏血战的实际战况。
“经远”舰是北洋水师的主力舰之一,它装备着双联克虏伯210毫米前主炮1座,150毫米口径火炮2门,75毫米及以下口径火炮10门,以及鱼雷发射管4具,攻击火力较强,是敌舰重点攻击对象之一。“经远”舰在遭受4艘敌舰围攻形势下奋勇炮击作战。
由于军舰高速穿插,相互阵位不断变换,从“左舷遭受过密集炮火攻击”看出,这是遭到敌舰小口径快速炮射击的特征,说明距离已经十分接近,而且左舷中弹甚多,舰体破损进水,稳性变坏开始倾斜,造成主炮瞄准射击十分困难;遮阳棚“天幕杆”被烧焦炭化,应是木头在燃烧状态下浸水的结果,说明“经远”舰是在舰体甲板燃烧状态下坚持作战;发现74颗步枪子弹,而且不少是射出弹丸留下的弹壳,进一步证明双方距离已经近至步枪射程之内,是一场近距离的海上“肉搏战”,其历史价值尤其重要。
出水遗物佐证了“经远”号在海战场上惊心动魄的一幕。面临4艘敌舰凶残地围攻伤重的“经远”号,水师官兵在弹雨中奋勇作战,他们头卷发辫,赤裸两臂,在甲板燃烧、舱室进水、舰体即将倾覆的险境中,当大炮无法正常射击时,便动用一切手段同敌人进行最后的拼搏。
小小子弹壳彰显悲壮的黄海大海战,折射水师官兵前赴后继,从容赴难,不惜牺牲,血洒疆场的战斗精神,他们正是用鲜血和生命洗刷着“甲午惨败”蒙受的羞辱,甲午战争中的黄海海战吹奏着中国海军的正气歌,这是中华民族不朽的传统和无价的财富,为反侵略战争史上谱写了光彩夺目的一页。
这次甲午海战遗迹水下考古工作,确定了“经远”舰沉没位置,再现了海战场的情景,进一步证实黄海海战的主战场是在大连的庄河海域,理解了大连人民特别怀念林永升舰长,在英雄公园的英烈墙上镌刻着林永升的雕像,在庄河市的黑岛建有林永升的巨大雕像的缘由。
(作者系原海军大连舰艇学院教授,知名航海专家、海洋学者和军事评论员。在海军服役50年,从事航海教育40年,曾被授予航海终身贡献奖。中国科普作家协会海洋科普专业委员会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