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16日 星期五
善待荒野 别以资源开发名义让它消失
□ 万志红
圣经故事里,除了诺亚与家人,重要的是诺亚方舟上装载了世界上的各种陆生生物,共同躲避大洪水灾难。人类对自然的利用,一直有着极强的目的性,人为干扰过的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都会降低,其他生态功能也不同程度下降。工业化以来,地球上的荒野越来越少,基因资源迅速流失。许多物种,人类尚未发现就已逝去。自然的基因资源,当人们急需时,才发现何其珍贵。
人类不是无所不能的,我们离不开自然的庇护,善待自然就是善待人类自己。管住无度的欲望,善待荒野,别毁了人类自己的诺亚方舟。

    10月30日,《纽约时报》载文《科学家警告全球荒野正在消失》称“如果人类继续以上个世纪的速度开发世界上的荒野以获取资源,并将它们变成城市和农场,那么地球上仅存的几片荒野可能会在几十年后消失。”进行相关研究的科学家们“敦促定于11月在埃及举行的联合国生物多样性会议的与会者保护世界上所有尚存的荒野地区”。

    荒野的概念,在全世界并不十分统一,但也有共同点,是指未受到人类影响或者人类活动痕迹极少的地方,包括多种类型不同的生态系统,如森林、草原、荒漠、湿地、冻原等等。在人口众多的中国、资源趋紧的当下,除了人为强制保护的地方,大部分荒野都是不适合人类长期居住的。即便如此,荒野也难逃资源开发和驴友践踏。

    荒野一词貌似荒凉,其实内有乾坤。以表面最为荒凉的沙漠为例,在旅游兴起之前,沙漠常让人联想到满目荒芜的景象和风卷尘起的沙尘暴,甚至是难以穿越的死亡之海,似乎“一无是处”,其实不然。沙漠先于人类来到地球,是自然之子,有着天成的个性与美丽。例如:

    早在人类文明出现于地球之前,风,孜孜不倦地搬运沙尘,在陆地上造就了可以满足植物生长的肥沃土壤。黄土高原,即是二三百万年以来北半球的西风带搬运中国西北部和中亚内陆的沙漠和戈壁沙尘堆积的产物,也成为中国古代文化的摇篮。同样的沙尘暴,为人类的繁衍生息作出了贡献。

    随风而行的沙尘中,富含植物生长所需的营养成分,给土壤带来了大量天然有效的物理肥料和化学肥料,丰富了土壤中植物生长所需的氮、磷、钾、钙、镁、硼等元素,改良了日益退化的土壤。

    沙尘飘洋过海时,部分随大气沉降进入海洋,为海洋生物提供营养物质。地球上50%以上的光合作用是由海洋的浮游植物进行的。浮游植物的增加,除了为其他海洋生物提供更多的食物来源,同时也固定了更多的碳,以减轻全球变暖效应。

    沙尘中携带的碳酸盐和可溶盐是碱性碳库的重要来源,其氢氧根离子可与大气中工业排放的大量酸性离子发生中和作用,减少酸性污染物溶于雨雪形成的酸沉降,此谓沙尘的“中和酸雨效应”。我国南北方的工业酸性污染物排放程度大致相当,但酸雨主要出现在长江以南,北方只有零星分布,专家分析,北方的沙尘天气功不可没。

    此外,健康的沙漠生态系统,植被看似稀疏,却具有较强的防风固沙能力;沙漠生态系统面积巨大,渗透性好,能把大气降水和地表径流加工成洁净的水源,也汇聚成储量丰富的地下水库;广袤沙漠上的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固碳,并再分配形成总量可观的植被碳库、土壤碳库和动物碳库;看似荒凉的沙漠,却是沙生动植物和微生物的天堂,很好地保育了生物多样性。

    沙漠都如此正能量,其他自然生态系统就更不在话下了。荒野是自然生态系统中保存尚好的部分,不需要人为干预包括所谓治理,人类该学会的是如何与其和平相处。至于人为致荒,人类倒应该好好反思,如何避免、如何治理。对于自然生态系统,除了人们已知的生态功能,科学家们还在不断探索不断发现中。

    (作者供职于中国林学会)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