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7月20日 星期四
“无人超市”将开启消费新时代?
阿里的无人超市“淘咖啡”

    7月8日,阿里在杭州推出它的首家无人零售店“淘咖啡”。“马云的无人超市开业,传统零售死期已到!”“波及全国零售行业的大风暴!”“以后连收银员都没得做”……一时间,各种相关新闻、分析刷爆了市民的朋友圈,“无人超市”是否真的将开启消费新时代?

    舆论热点还是“新风口”

    阿里的无人超市“淘咖啡”在“2017淘宝造物节”上高调亮相。这个200平方米左右的超市,可同时容纳约50人购物,是一家“自动识别、即走即付”购物与餐饮相结合的无人零售店。

    消费者郑凯丽介绍说,第一次进“淘咖啡”,用“手机淘宝”扫门口的二维码获得电子入场券,然后在闸机上刷一下入场券就可以进店购物;进店后,全程不用再拿出手机;购物完成后,出店门前会经过两扇“结算门”,在通过的几秒钟里会被自动扣款,旁边的提示器会显示出扣款总额。

    其实,“无人超市”从2016年起就在全球各地出现了。瑞典、日本、韩国、美国都落地了无人便利店,特别是美国亚马逊推出的Amazon Go便利店,采用了计算机视觉、深度学习算法以及传感器、图像分析等多种智能技术,成为一时的热点。

    在我国,“无人零售”概念也在2017年掀起了热潮。

    在阿里的“淘咖啡”出现之前,2016年2月,可自主购物新型便利店“便利蜂”在中关村连开5家;传统消费企业娃哈哈投入3亿元推出无人零售店Take Go;“缤果盒子”2016年在广州试点成功后,今年6月落地上海,宣布1年内将布点5000个……“无人”似乎正在成为当前最新的风口。

    “对顾客来说,无人便利店的简单、高效,适应了现代都市人生活快节奏的需求;对商家来说,不仅节约人工成本,还能通过大数据积累并整理归纳综合,比有人销售更了解顾客的需求,这对于供应链改造和供给侧优化是有积极意义的。”福建省技术经济研究会副会长黄家骅认为。

    “无人超市也有待解决的问题,就是技术与成本。”资深投资经理肖先生则认为,目前无人超市的识别精度有待提升,用户体验还未达到理想水平。如果想在真正“无人”的零售店里实现良好的用户体验,技术、管理方面的成本较高,需要大规模的铺开才能快速降低成本。

    无人商店 畅想零售新时代

    “‘淘咖啡’采用了视觉传感器、压力传感器以及物联网支付等技术,商品添加了RFID(俗称电子标签),这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已是一种相对成熟的解决方案。”商务部电子商务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福建省海丝互联网经济研究院院长陈曙光认为,“无人超市”是IT、物联网、互联网金融、人工智能等各方面技术的融合叠加。

    陈曙光认为,“小而专”已成为我国实体零售不可阻挡的发展趋势,“无人超市”恰恰非常适合社区便利店的模式。“社区的无人便利店一旦进驻,定会受消费者欢迎,因为新鲜、方便、高效天然就能吸引人。”

    此外,专家认为,深入社区的无人便利店除了线下消费、体验的功能,还能与线上结合,成为电商的配送点、提货点,以及帮助商家实现精准推送、引导消费等功能。“支付宝、微信等支付和社交平台的普及,给了我们良好的基础,这样的设计完成后,我们的无人便利店就能真正实现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新零售’。”陈曙光说。

    “无人超市”的惑与解

    阿里的“无人超市”,是一种介于专卖店和自助售货机之间的无人营销方式。它看起来很便捷、高效,将对现今的商业形态、市场格局、经济前景构成影响,并有可能提出以下五个方面的挑战。

    第一,商业形态在持续升级之后再度“扁平化”,并且出现“人工销售”与“无人销售”混合的趋向。现今,“电子销售链”迅速兴起,引发线上销售与线下销售的重构整合,不可避免会对我国的商业格局、商业形态造成猛烈冲击。

    第二,销售方式“少人化”乃至“无人化”将对劳动密集型的商业发起冲击,也将改变城市居民的居住与生活方式。将来,无人便利店将遍布街头,或者集群组成具有百货或多元服务功能的综合超市,必定会对物价、房价乃至劳动力价格发生影响。

    第三,创设可预期,推广有瓶颈。“无人便利店”目前推广的最大瓶颈是成本与收益的对称问题。由于构件是高科技投入,沉淀成本和维护支出是可观的,能否在预定时间内收回投资?保护这些“无人”设施也有个社会文明与法治进步落实的过程。

    第四,中国目前虽然在某些领域实现了经济转型,但劳动密集型产业仍然占据较大份额。面对人工智能产业化的汹涌势头,我们需要在产业升级转型的同时,强化对劳动力再培训和再就业的引导,满足人力资源优化升级的迫切需求。

    第五,任何“无人”服务不能撇除人的主体性。无人销售是否真的不需要非程式化的沟通、解释、示范,乃至微笑?在科技进步的今天,我们强烈需要人文关怀,无人销售又是如何解决这个瓶颈?这也是个问题。

    总之,无人便利店来了,但我们无须恐惧,也不必狂欢。只要它能够促进科技创新、经济转型、生活改变,让人们从单调而繁重的劳动中解脱出来,去从事更有价值、更加快乐、更有创新意义的工作和生活,我们都该欢迎。

    《福建日报》2017.7.4文/陈旻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