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看到过一条微信,讨论孩子学习背诵古诗的功用,语带调侃地说:背过唐诗的人看到瀑布会说:“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没有背过的只能说:“哎哟我噻!”莞尔一笑之余,不禁思考:这就是我们教孩子读古诗的目的吗?仅仅是把诗歌当作一件件“文化的古董”交托到孩子的手里,给他们的语言增添一些装饰的材料?
回答“学诗何用”这个问题,需要我们先回到“诗教”的原旨。
孔子说:“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礼记·经解》)这里的“《诗》”,原是指《诗经》,后来渐渐延伸为诗歌——这一重要的文学体裁。而“温柔敦厚”,恰是诗歌能在我们心灵上留下重要印迹。
雪莱曾在《诗的辩护》中阐述诗歌与道德的关系:“诗歌从想象力这种根本的地方下手,所以能发生道德的影响。”我们嫌雪莱的话说的还窄了一些,由诗歌里生发出的深刻而广阔的想象,不仅可以与他人同其忧乐,更可与我们身边的一花一叶、一草一木,进而是与整个世界相互感应,彼此交融。
我们教孩子读古诗,也要从这样的目的出发:让他们的内心更加柔和敏感,对身边世界产生更为丰富的想象力、感受力。
基于这一思考,我们开始探索开展诗歌教育、陶冶学生诗心的具体路径。2016年起,我们与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南山诗社”合作,为三、四年级的学生开设了“诗歌吟唱课程”。所谓“诗歌吟唱”,是挹取《碎金词谱》《九宫大成谱》等古谱的精华,并结合李叔同先生《学堂乐歌》以来今人的作曲成果,为诗词配曲,使一首首古奥雅驯的诗词更容易“融化”在孩子的口齿间,“融化”在孩子的心里。
“诗教”的课堂,绝不该是“我教你学”、师生情感相隔的课堂,而应该是在吟唱声中,师生情志共同生发、兴起的课堂。乐曲如一条流动的纽带,使我们心灵彼此相依。在我们“诗歌吟唱”的课堂上常常出现这样的情形——老师问:“我们曾经学过许多与春天有关的诗,大家还记得吗?”不知谁起了头,一人唱之,众人和之,一首唱罢,第二首又立刻接上……诗句的韵律、诗歌的内涵就是在这样轻松、浪漫的情境里被孩子感知到;文化的因子,就是这样自然而然地浸润到孩子的心里。
《光明日报》2017.6.22 文/张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