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3月23日 星期四
“穿越剧”《爱迪生救妈妈》引出话题
能把真人假事文章放进语文课本吗?

    这两天,一份盘点指责小学语文课本里多篇事实错误的帖子,在网络热传。而前不久,杭州市外语实验小学的校长张敏爆料,人教版二年级(下)语文课本里,《爱迪生救妈妈》一文还赫然在列。这是8年前,杭州多位语文老师曾经挑过刺的一篇课文:

    课文描述,在爱迪生7岁时,他妈妈突然患了急性阑尾炎,医生做手术时发现光太暗,于是爱迪生利用镜子的反光原理,让小伙伴们站在点燃的油灯旁边,使医生在家里为妈妈做了紧急阑尾炎手术。但其实,世界上最早的阑尾炎手术是在1886年,那时爱迪生已年近40岁了。

    3月17日下午,人民教育出版社对媒体否认该文系杜撰,称“文章绝对不是杜撰的,它有相应的文章来源。”但未给出具体的来源和作者信息。

    这个故事其实来自于1940年的一部美国电影《小汤姆爱迪生》。据腾讯较真栏目介绍,电影没有说爱迪生妈妈患了阑尾炎,爱迪生也比7岁要大,而且借镜子蜡烛等都是爱迪生一个人完成,不像中文故事添加了许多“小伙伴”以及“爸爸”。

    事情至此,大致了然:人教版课文“爱迪生救妈妈”,最早来源于电影故事。

    有声音称:质疑这些错误太过挑剔,教材无非是个例子,读个故事就是了,何必当真。

    窃以为,此言差矣。大人们不当真,孩子们未必不当真。尤其是,类似爱迪生这样的人物,就是历史上存在的人啊,你让他们如何不当真?

    有必要重申:语文课本不是休闲读物,它是教材。它的一字一句,甚至标点都应是严格要求的范本和权威。

    而回到语文的初衷,太多的“故事”,让孩子在课本中认识的是一番世界,等长大成人回到现实面临另一番世界,所形成的落差和挫折,是多少“故事”都挽回不来的。尤其是,我们的语文课本,还在构建一个“粗糙”的世界。                

    《新京报》2017.3.18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