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雅鸣,全国人大代表,曾任水利部副部长,2016年12月就任中国气象局局长。对于部分网友有关气象预报不准确的吐槽,刘雅鸣坦然表示非常理解。
当天气异常酷热或异常寒冷,又无法消解时,人们自然会心浮气躁,有的人便对气象预报的准确性产生质疑。比如,去年7月,多地遭遇高温天气,有人感觉很奇怪:为什么实际感受到的温度和气象部门预报的温度有差距?对此,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孙军表示,实际温度和人们体感温度的差别是必然存在的。然而,这并不代表预报和测量到的温度就是准确的,毕竟,气象预报不可能做到100%准确。
1980年7月7日,电视节目《天气预报》诞生了,这是一档全国各地收看人数最多的节目,可以说与公众的工作和生活休戚相关。
然而,正因为气象预报相对准确、存在局限,大大小小的错误是经常发生的。但现实情况是,气象预报节目缺少必要的监督机制。特别是,面对一些预报错误,缺乏承认和改正错误的诚意,显然损害了气象部门和天气预报的信誉。可见,气象局长称“理解老百姓骂我们预报不准”,首先是一种进步。
然而,气象预报不准,不能止于“理解百姓骂”。电视台气象预报节目的“品牌效应”日益显现,其背后的广告收入令人咋舌。气象部门和电视台在大量资产注入的同时,不应忽视新闻最为根本的真实性与严谨性。气象预报不准并不可怕,只要态度端正了,就会减少“问题”的产生。
东方网2017.3.15文/汪昌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