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大量士兵复员回国,这些退伍兵中许多人的眼睛被炸伤,视力受损甚至失明。经历一场战争,他们再也无法像往常一样生活,尤其不能正常阅读。美国盲人基金会因此启动一个项目,使用新技术录制有声读物,为盲人能更好地听书学习。
起初有不少人反对这个项目,原因主要集中在两方面。首先因为当时录音技术还不成熟,一张唱片的容量只相当于5分钟音乐,而且录音效果糟糕,根本没有人靠唱片欣赏音乐。另外,有的人反感这种技术,他们认为把声音录下来没有任何意义。
第二个原因主要是由于海伦·凯勒的反对。海伦·凯勒是个又聋又瞎的人,然而她自强不息,成长为美国20世纪著名的盲聋女作家、教育家、慈善家、社会活动家。海伦·凯勒认为这个项目纯粹是浪费钱财,眼睛看不到,可以学盲文手语,应该把更多的钱花在资助盲人食物、住所、衣服等基本需求上。
历史证明,只要造福于群众的,终会顺利开展。以当时技术来录制音乐虽然效果不好,但录制语音却足够了。1932年,盲人基金会得到了技术的专利许可和启动资金,踌躇满志开始了第一次实践尝试,并且效果非常好。一战后,大量盲残伤兵因有声读物而受益。
1935年,海伦·凯勒突然改变了主意,她向盲人基金会表示支持录制有声读物以及相关的技术发展,而且利用自己影响力为项目募捐。同时也由于她的大力支持,美国总统罗斯福开始注意这个项目,1935年将这个项目纳入国会图书馆,给予财政支持。
二战结束时,盲人数目再次增加,有声读物的需求也再次急增。国会图书馆不得不开始研发新技术,以满足这种需求。这时,录音技术才得到重视,并开始有了长足进步。1948年,录音质量就达到了可以录制音乐的标准,但是,音乐公司此时仍然没有发行任何唱片专辑。《大科技·百科新说》
2016年第8期 文/易音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