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2月20日 星期四
一个中国媳妇与日本“孝道”的搏斗

  年底,本应该是去台湾旅游的,她和丈夫带上了8岁儿子拓实准备动身。

  出发前两天,公公让救护车送进了医院,脑溢血,有可能过不了这一关。

  她懵了。日本丈夫很沉着,说他留下准备后事,让她带拓实去台湾完成旅游。丈夫说,没有必要都留下来耗着,而且不是自己的父亲,即使没赶上送终,问题也不大,你又忙家务又忙打工又照顾儿子,一年辛苦下来,放松也是应该的。再说全家放弃,30多万日元旅费也是一分都不会退的。

  那一夜,她失眠了。

  缓过神来以后用中国人的逻辑一想,觉得奇怪:公公都病危了,丈夫还叫她去旅游,不是自己的父亲就可送终或不送终了?这哪像一家人啊? 

  但到底她还是做不出来。孙子拓实怎么能不见爷爷最后一面呢。丈夫要准备后事,要安慰婆婆,这种时候更应该陪伴在丈夫身边。

  第二天早上,她把这一夜的思想活告诉了丈夫,说决定不去旅游。丈夫很高兴。

  送走了公公之后的一天,因为公司临时有事,拓实放学得一个人在家留守3个小时,这可怎么办?

  拓实很淘气。最近迷上了荷包蛋,爱吃更爱做。妈妈出门扔垃圾那么一小会儿,他就会迅速蹬上小凳子,往锅里倒油、点火,她一身冷汗。于是跟丈夫商量,想送拓实去婆婆家呆3小时,把作业、果汁和零食都带着,绝不给婆婆添麻烦。

  没想到,丈夫一口回绝。

  她对丈夫说,在中国,爷爷奶奶照看孙儿孙女,就像儿女孝敬父母一样,天经地义,爷爷奶奶主动关心还来不及呢。

  丈夫回答说,在日本,不给别人添麻烦才是正常,不打搅父母就是孝。

  她说,爷爷病重不去旅游的时候,她告诉拓实,比起个人的开心,关心家人更重要。

  丈夫回答,放弃旅行是你自己决定的,没有人强迫你。

  晚上,电话铃响,少有的是婆婆打来电话。第一句话是:“把拓实送到我这儿来吧。”没听错吧?但接下来一句就是:“不过,动不动就麻烦别人不是好习惯。”

  《瞭望东方周刊》2014.1.21文/沈健文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