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经济论坛1月16日发布《2014年全球风险报告》(以下简称《报告》),认为长期的贫富差距是未来十年最可能造成严重的全球性危害的风险。其次是极端天气事件,再次是失业及就业不足、气候变化和网络攻击风险。报告还将财政危机视为在未来十年或给全球体系和各国带来最大影响的全球性风险,其次是气候变化和水危机两项环境风险,再次是失业及就业不足问题,第五项是重大信息系统故障这一技术风险。
这份包含全球700多位专家观点的《报告》展望了未来十年世界面临的风险状况,评估了31项有可能给所有国家和各行业带来重大负面影响的全球性风险。报告将这些风险划分为五大类:经济风险、环境风险、地缘政治风险、社会风险以及技术风险,并且按照其发生概率和潜在影响对它们进行评估。
“本报告分析的每一项单独风险都有可能造成全球性危害,但是,由于这些风险密切相连,它们在相互作用下所产生的负面影响将更为凸显,并具有放大效应。”世界经济论坛首席经济学家布兰克表示,“各利益相关方必须携手合作,共同探讨与应对当今世界面临的全球性风险。”
除了评估这31项全球性风险的严重性、发生概率和潜在影响力,《报告》还以专题形式重点探讨了三个具体案例:网络世界发生“网络末日战”的风险不断增大;随着世界权力和影响力日益呈现多极化分布,地缘政治风险也日趋复杂;青年失业和就业不足的问题。《报告》指出,互联网系统性失效风险在2014年发生的概率大大增加,足以导致系统乃至整个社会瘫痪。而受近期披露的政府监听事件影响,国际社会携手治理网络系统性风险的意愿也大打折扣,这可能导致网络“巴尔干化”,或称“网络末日战”,即黑客们掌握着至高权力,大规模的网络破坏成为家常便饭。
《金融时报》2014.1.18文/袁蓉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