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贵州贵阳的南明智能制造产业园内,一家生物公司的技术人员正在工作。视觉中国供图 |
◎曾 帅 本报记者 何星辉
2024年“智赋杯”第一届贵州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路演大赛日前落幕。活动历时3个月,吸引贵州50多所高校、285个项目参与,项目内容涵盖生物医药、六大产业基地、富矿精开、现代农业以及文化旅游等领域。最终,48个项目进入决赛,分别在成果推广赛道和成果转化赛道决出胜负。
这场大赛既是“阅兵式”,也是“转化器”。大赛收官后,各种项目的对接洽谈并未结束。大赛推动高校科技成果走出实验室,转化为新质生产力。
“唤醒”高校科技成果
因独特的地理气候条件,贵州盛产好酒。经过9次蒸煮、7次取酒后,酿酒用的高粱便成为废弃酒糟。作为世界酱香型白酒产业基地,贵州每年的废弃酒糟产量约200万吨。体量如此庞大的废弃酒糟,如果处理不当便会沦为破坏生态的沉重包袱。
如何化“糟”为“金”,让废弃酒糟变废为宝?参加本次大赛的“贵州‘醉牛’——全球首创‘酒’‘饲’双创革新融合繁荣区域经济”项目着眼于破解废弃酒糟的再利用难题。贵州大学陈超团队创新性利用酒糟生物发酵技术和蛋白质精准利用技术,将废弃酒糟转化为高蛋白饲料用于肉牛养殖。
在畜牧业中,饲料成本占养殖成本70%以上,高度依赖进口。而将原料成本300元左右的废弃酒糟用来做饲料,可替代4000元左右的豆粕饲料,大幅降低肉牛饲养成本。这为解决我国畜牧业对进口豆粕饲料的依赖问题提供了可行方案。
通过大赛,一项项“沉睡”在高校里的科技成果有望被“唤醒”。从智能巡检车到废弃锰渣资源化利用,从新型锂电池材料研发到秸秆发酵床技术,参赛项目覆盖多个产业领域,展示了贵州高校丰硕的科研成果。广东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中心是大赛的协办方,该中心副主任邓志认为,结合贵州的传统产业优势和当前国家与地方的重点发展方向,生物医药、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领域的成果在贵州具有较好转化潜力。
架起通往市场的“桥梁”
贵州高校踊跃参赛,高校教师从中看到了科技成果转化的机遇。贵州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主任王爱华多方争取学校的教授报名参赛,她希望老师们在比赛中增加产业思维,也希望金融机构能够真正加入进来,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
遵义师范学院生物与农业科技学院教授王庆容说,希望通过这场大赛,让自己的专利产品被更多投资人和企业关注。王庆容有两项技术成果待转化,分别是“用于小猪的中草药全价饲料及其制备方法”与“提高草鱼抗病免疫力的中草药饵料”。
技术成果在转化过程中遇到的最大难题就是缺乏资金支持。王庆容说,通过科技特派员下乡推广,他的技术成果在免费试用阶段深受养殖户欢迎,效果得到广泛认可。然而由于资金匮乏,相关技术难以在养殖户中大面积推广。
王庆容面临的困难并非孤例。2023年,贵州普通本科高校共签署科技成果转化合同3262项,同比增长39%;科技成果转化合同金额6.26亿元,同比增长28%。然而,由于企业和高校信息不对称、研发和市场脱节等原因,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仍面临一些困难。
贵州省教育厅相关负责人说,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率与政策、体系、供给、资本等因素有关。“科技成果转化需要跨部门、跨领域、跨专业协同合作。创新主体很难自行完成科技成果的推广、价值评估、与企业对接等工作。”
为鼓励高校科技成果转化,2024年,贵州省教育厅针对普通本科高校科技成果专门制定转移转化能力提升行动。正是在此背景下,2024年“智赋杯”第一届贵州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路演大赛应运而生。
贵州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省教育厅党组书记陈云坤说,举办这场大赛就是要搭建一座“桥梁”,让高校的科技成果与市场需求紧密相连,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探索“以赛促转”路径
贵州医科大学组织工程与干细胞实验中心副主任赵星从事抗肿瘤研究20余年。近年来,赵星团队的研究获得重大突破。在治疗肿瘤及自身免疫性疾病方面,团队研发出一种CAR-NK细胞药。赵星说:“CAR-T细胞药价格最低每针约100万元,CAR-NK细胞药上市后,预期价格可控制在10万元以下。”
将实验室研发成果向临床转化并非易事。为了增加“曝光度”,赵星带着项目参加各种比赛,并在本届“智赋杯”大赛中,以“脐带血CAR-NK细胞——安全高效的细胞治疗新选择”项目荣获成果转化赛道特等奖。
贵州医科大学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处处长涂波告诉记者,在“智赋杯”初赛第二场,就有广东、浙江的企业看到直播,并在赛后主动联系项目。“这就达到了以赛促转、以赛促创的目的。”涂波说。
最近,赵星担任首席技术官的生物医药公司即将成立,她正忙着跑公司的注册流程。2024年12月,赵星团队与创博元(上海)生物医学科技有限公司达成协议,将团队科技成果以2000万元作价入股,在今年共同成立项目公司。
从迈出转化第一步到即将成立公司,赵星团队已走过6年多时间。“贵州高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还处于发展阶段,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涂波说,“通过这次比赛,我们发现投资机构对高校科研工作关注越来越多,希望在比赛中寻找一些项目,期待大赛未来能成为贵州高校促进成果转化的最重要平台。”
在谈及大赛的作用时,邓志说,一方面,大赛进一步宣传和推广贵州高校在人才和成果转化方面的优势,让更多企业能够熟悉和参与到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项目中来;另一方面,大赛也促进了高校成果转化制度流程建设,为科技成果转化工作提供更好的支持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