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明磊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支持香港、澳门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更好发挥作用。习近平总书记2022年6月考察香港时,希望香港发挥自身优势,汇聚全球创新资源,与粤港澳大湾区内地城市珠联璧合,强化产学研创新协同,着力建设全球科技创新高地。香港是一座创新之城,是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科技强国和现代化强国的重要支撑力量。世界迎来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香港要承担更大的历史责任,通过“背靠祖国”来“联通世界”,更好发挥高质量发展动力源作用,全面融入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为科技强国建设贡献香港力量。
具有科创实力强和制度新双重优势
当前,香港正在由点到面充分融入国家创新体系,其作为“超级联系人”和“超级增值人”的竞争优势不断巩固、提升、拓展。一方面,香港加强自身科创实力建设,整体呈现创新资源密度高、创新成果水平高、科研活动国际化程度高的独特优势,是我国开放创新的门户与高地;另一方面,作为制度型开放的领头羊,香港为我国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提供了丰富的经验。
作为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全球开源生态高地,香港高校、科研机构、国家重点实验室、产业应用推进机构等各类创新主体类别齐全,科研水平处于世界前列。香港汇聚顶尖科学人才和国际化专才精英,同时商务服务和法律服务等创新辅体的水平位居世界前列,具备“自下而上”推动开源生态建设及与国际标准对接等优势,是内地企业开拓国际业务的平台、与全球供应链保持耦合的枢纽。香港是我国与欧美及东盟等国家合作的桥梁、融通全球创投资本的纽带、不同社会制度和管理模式下科技测试的试验田。
香港科技创新整体呈现创新资源密度高、创新成果水平高、科研活动国际化程度高的独特优势。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支持香港建设国际创新科技中心。在全球化秩序的重新洗牌和重构进程中,香港探索高质量发展新路径、开拓发展新空间、增添发展新动力的需求日趋紧迫。这就要求香港牢牢把握在国家创新发展全局中的战略定位,充分利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机遇,将有为政府同有效市场有机结合,实现经济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积极塑造领先产品、领先产业和领先市场等先发优势,全力促进经济社会在新质生产力基石上实现发展能级跃迁,形成更强创新与更广合作的澎湃动力,为经济增长拓展新的战略空间。
要将国家所需与本地所长紧密结合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正处在大国战略博弈、世界经济结构深度调整与新科技革命产业变革历史性交汇期。香港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积极参与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是“一国两制”题中应有之义,为香港产业转型升级、壮大实体经济根基、拓展发展新空间、保持长期繁荣稳定,带来难得历史机遇。以创新驱动发展和“智慧香港”建设,积极配合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格局和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既是香港高质量发展的迫切需求,更是科技强国建设的客观需要。
应当看到,目前香港全面融入国家创新体系尚存在一些短板和挑战,如需进一步加强布局有组织科研创新,科技创新发展金融资本支撑不足,发展科创产业存在人才缺口等。促进香港更好融入国家创新体系,要围绕香港所长与国家所需,强化香港作为国际创科中心及国际科技产业链枢纽的地位,汇聚全球创新资源,促进全球科技合作,将香港打造成为国家开放创新主力军、国际科创资源配置枢纽、科创转型发展国际典范、全球科技治理高地,推动香港服务好国家开放创新大局。
香港应积极把握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契机,坚持开放创新,加强与粤港澳大湾区城市联动,打破自组织式“半环科研”。瞄准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立以创新驱动为核心的新发展模式,发挥自身在数据自由流动、国际化专业人才环流、国际标准衔接等方面的优势,引领和推动我国科技体制改革。致力于实现“国家所能”与“香港所能”的有效协同,聚焦国际化和高科技,加强与内地的深度合作,持续提升体系化科技创新能力,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在若干关键领域提升国际话语权,赋能国家创新体系与全球创新体系的高效衔接,将“国家所需”成就香港、“香港所长”贡献国家紧密结合。
多措并举打造建设科技强国重要动力源
“十五五”时期,香港高质量发展亟待增强融入祖国的向心力,系统谋划向更深层次拓展新质生产力,成为引领国家创新发展、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建设科技强国的重要引擎。
一是战略融通,深度对接国家发展战略,提升前沿科技竞争力。聚焦国际前沿领域,试点探索“科研特区”,打造国际先进技术研发与推广应用中心。注重形成支持全面创新的体制机制,将先进科技创新成果面向全球进行转化应用,引领更高水平的制度型开放。
二是平台融通,强化高价值总部职能,注重创新驱动与平台赋能的同频共振。充分发挥香港商务服务和法律服务的优势,建立香港总部和大湾区内地城市总部相通的“总部通”机制,吸引有出海需求的企业在香港设立面向全球的各类功能总部。联通内地和国际资本,吸引更多海外资金投资香港及内地创科产业。
三是标准融通,积极融入全球创新生态,引领更高水平的制度型开放。主动在香港发起国际科技组织,成立数字经济、数字科技的标准联盟、开源联盟、创新联盟,积极推进开源社区创新联合体建设,鼓励香港企业和研究机构积极参与国际规则制定和修订工作,牵头制定产业化标准,在前沿技术领域与国际保持接轨和同步。
四是生态融通,优化科创资源跨境流动机制,推动更大范围创新资源的高效配置。依托智库论坛、招商推进会、国际科学家咨询委员会等统筹协调各类创新资源,重视学会组织、企业协会、产学研联盟等在跨区域和国际协作中的作用,促进民间跨境合作体系化、组织化,进一步推动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与香港科技力量整合。
(作者系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