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27日 星期五
创建智造特色鲜明的职业技术大学

【职业院校负责人笔谈】

    周桂瑾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加快构建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的职业教育体系。无锡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无锡职院”)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以发展新质生产力为核心,聚焦智能制造关键技术领域,推动职普融通,深化产教融合,持续提升服务中小企业智改数转网联的能力,为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加速制造业转型升级提供人才保障和技术支持。

    一是加快建设纵向贯通、横向融通的职业教育体系。无锡职院是江苏省最早开展高职与普通本科“4+0”联合培养项目的院校之一。截至目前,无锡职院已与江苏大学联合开设物联网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软件工程以及市场营销等6个专业,现有在校生1068人,并连续培养出九届本科毕业生,共计2000余人。无锡职院培养的高职本科生具备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应用技术能力,受到用人单位一致好评。同时,无锡职院还推进实施中高职和高职本科培养项目,与常州大学、江苏理工学院等院校在会计学、汽车服务工程、商务英语等专业开展“3+2”分段培养项目,与江苏省无锡汽车工程中等专业学校、无锡江南中等专业学校在汽车检测与维修、机电一体化技术等专业开展“3+3”分段培养项目。通过强强联合、优势互补,无锡职院不断优化教育结构,建立人才培养“立交桥”,为推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提供支撑。

    二是坚持“技术引领、并跑产业”理念,校企深度融合建专业。无锡职院围绕制造强国建设要求,精准对接智能设计、智能生产、智能管控等智能制造关键技术领域,系统构建以数控技术、物联网应用技术等7个专业群为主体的智能制造专业集群,以技术标准研制与教学标准优化同步为引领,以专业集群化、资源集成化、管理集约化为手段,创建“双标同步、三集统筹”专业集群建设模式。以高水平专业群建设为统领,无锡职院整体推进“金专、金课、金师、金地、金教材”建设,强化智能制造技术的集成应用,发挥资源集成优势,切实提高智能制造领域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无锡职院2023年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二等奖各1项。学校近5年获得全国教材建设奖特等奖1项,主持或参与制定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等技术标准16项。学校还牵头成立无锡市智能制造与物联网市域产教联合体、全国云智物联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全国机械行业工业软件与数字化制造产教融合共同体。无锡职院以机制创新为关键、以资源为要素,充分发挥政府统筹、产业聚合、企业牵引、学校主体作用,加强校校合作、校院合作、校地合作、校企合作,搭建多类型协同创新平台,推进区域内行业关键共性技术应用,助力地方产业科技创新高地建设。近5年,无锡职院获批国家社科基金等省部级以上课题73项,获得授权专利2544件,实现专利技术转让转化317项,累计技术合同额超过2.1亿元,横向技术服务与培训费用累计到账1.4亿元。

    三是坚持服务中小制造企业“智改数转”。无锡职院建立以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为引领、三个千万元级研究所为基础、七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为高地的“一院三所七中心”协同运行机制,着力解决智能制造领域的工程技术难题和产业技术问题,持续提升学校服务中小企业“智改数转”的能力和水平。无锡职院探索“平台、项目、技术、资源”技术技能积累模式,与无锡滨湖区、梁溪区、惠山区和常州武进区等地合作构建协同创新体系,联合无锡市“湖湾院所联盟”共同实施政产学研“三进”工程,推动区域高校院所的科技人才带成果、技术和团队进园区、进街道、进企业,并成立无锡职院梁溪创新与技术转移中心、无锡市技术交易市场滨湖分中心,推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学校与施耐德电气(中国)有限公司、无锡透平叶片有限公司等国内外行业龙头企业合作,聚焦智能设计、智能生产、智能管控、工业互联网等关键技术领域,实施“AI+智能制造”应用基础研究平台建设工程,统筹规划建设23个科研实验室,建成智能制造国家标准试验验证平台。通过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无锡职院将生产、科研中不断涌现的新技术、新成果,转化为教学、科技资源,建成7个省级科技创新团队、2个省级产教深度融合实训平台。近5年来,学校教师技术团队累计为企业提供智改数转网联技术开发和技术服务项目996项,单体超过千万元项目3个,有效赋能中小制造企业转型升级发展。

    下一步,无锡职院将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坚持职业教育类型定位不动摇,以内涵建设为核心、以产教融合为路径、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深化产学研用紧密合作、岗课赛证综合育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富有家国情怀、工匠精神和创新意识的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努力创建智造特色鲜明的职业技术大学,更好支撑和服务江苏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助力“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