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13日 星期五
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
探索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的长沙路径

唐继发 长沙市科技局党组书记、局长

    长沙坚定不移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南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以全球研发中心城市建设为引领,加快探索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的长沙路径,奋力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高地。

    一是精准聚焦“关键区域”,加快建设一流研发集聚区。当前,长沙正加快建设以湘江科学城为核心的“一城一区三基地”研发集聚区,推动平台、技术、人才等创新要素加速汇聚,打造科创引领区;积极推动湘江科学中心、大泽湖·海归小镇研发中心、松雅湖未来科技城等一批重大载体建设,形成与一流研发集聚区相匹配的科研硬实力。下一步,长沙将着力发挥科教产业优势和高水平基础教育、高水平基础医疗、低房价“两高一低”区域特色优势,坚持功能布局基于全球、研发任务源自全球、研发资源来自全球、研发成果用于全球“四个全球”战略,积极培育引进世界财富500强、中国企业500强和民营企业500强“三类500强”企业研发中心,全面夯实产业创新发展根基。长沙将持续完善研发集聚区建设和管理机制,实施科研单位“腾笼换鸟”工程,将有发展和扩张需求的研究院、创新院等加速布局到集聚区,推动新建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重大科创平台等落地,提升科技要素集中度。

    二是牢牢扭住“关键主体”,推动产学研金融通创新。长沙加快构建“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科技领军企业”梯队,实现研发投入、科技成果、创新平台、科技项目70%以上来自或布局于企业,科创资源加速流向企业,有力助推产业创新升级。下一步,长沙将重点聚焦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壮大,持续强化企业在产学研金深度融合中的主导权,赋予企业在基础研究、技术中试、成果转化、资源配置等方面更大决策权,持续加大各类创新资源向企业集聚力度,实现企业研发投入和研发能力双提升,加快培育一批具有战略引领力的科技领军企业。围绕高水平成果供给、高效率转化承接,完善“长沙市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创新发展联盟”同企业对接机制,构建校、企、地“三位一体”创新发展共同体。深化科技成果转化评价、赋权改革,探索实施“先研后股”“先用后付”等成果转化新模式,支持企业建立成果中试基地、应用场景、概念验证中心等成果转化服务平台,加大政府对创新产品的应用支持力度,推动一批先进成果在企业转移转化。完善创新研究院等新型研发机构建设管理机制,探索创新研究院利用成果转化收益开办企业、设立基金路径,畅通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新机制。

    三是打好攻关“关键战役”,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长沙聚焦国家所需、发挥长沙所能,围绕“4433”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大力实施“揭榜挂帅”等技术攻关新模式,攻克一大批关键核心技术,有力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提升产业关键领域核心竞争力。下一步,长沙将深入推进关键技术攻关体系再造,加快编制产业技术创新图谱,支持以创新联合体为重点的“大兵团式”联合攻关,推动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壮大。优化完善“揭榜挂帅”“赛马制”等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新型科研组织模式和资源配置方式,在基础研究、技术研发、产业应用、政策保障等方面系统部署,不断增强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内生动力。重点聚焦未来智能、未来健康、未来能源和未来材料等领域,依托长沙科教资源优势,强化量子技术、合成生物、氢能源、柔性电子材料及极端材料等方面前沿技术和颠覆性技术趋势研判,推动在一批细分领域遴选发现一批“根技术”,加快形成未来产业创新链、产业链,实现“换道超车”。

    四是用好改革“关键一招”,构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长沙早在2021年就成立市委牵头的科技创新委员会,并于近期组建了市委科技委员会。以建设全球研发中心为契机,长沙正加快融入全球创新网络。下一步,长沙将着力发挥科技委员会的作用,强化科技规划、政策、资源、项目等方面统筹,全力争创国家区域科技创新中心,推动在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国际化科创环境营造、科技引领产业发展等方面探索一批可复制、可示范的改革举措,为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提供“长沙样本”。深化科技金融赋能,加快构建与科技规律相适应的科创产业基金体系,进一步完善基金管理运营及对科技创新类项目的容错容亏机制,推动金融资本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为科技型企业茁壮成长浇灌金融“活水”。持续加强国际合作,加大国际组织、高水平科研机构及人才等方面引进力度,发挥长沙市全球研发中心城市国际咨询委员会作用,深化民间国际科技交流,链接更多国际先进资源,提升长沙全球科创资源配置能力。着力营造全社会“鼓励探索、宽容失败”的优良环境,秉承“把最好的地块留给科研机构,把最好的风景留给科研人员,把最好的服务留给科创企业”理念,让科技创新成为长沙的“最亮名片”。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