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21日 星期一
创新预测理论与方法 更好服务经济民生决策

    ◎杨翠红  田开兰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科学的宏观调控、有效的政府治理是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势的内在要求。进行科学合理的宏观经济预测可为预判经济形势、开展宏观调控、制定经济发展规划等提供重要依据。经济系统是一个不确定性很强、影响因素众多的复杂系统,当前我国宏观经济预测仍然存在准确度不够高等问题,亟待科学改进预测理论与方法,提高预测精度,有力服务经济民生决策。

    经济预测精准度有待提高

    宏观经济预测是根据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经济发展规律,基于主要经济指标之间的因果联系,结合经济波动周期,在一定信息资料的基础上,利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对未来一定时期内主要经济指标走势进行预测,发现风险和问题,变事后应对为事前调控,以提高政策执行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例如,提前半年以上时间,高精度预测当年的粮食产量能够帮助政府和农业企业准确研判农业生产形势,科学安排粮食生产、储备和进口;相反,如果没有进行预测,当因歉收而需要进口粮食时,国际市场的粮价很可能已大幅上涨,进口成本大幅上升。

    由于经济社会系统的不确定性,直接导致经济预测经常面临准确度不高等问题。

    一是经济预测的结果会影响预测对象——人的预期,产生“俄狄浦斯效应”,反过来影响预测结果的精度。例如,如果预测未来几年会发生经济危机,企业可能会减少投资,家庭会降低消费,使得经济下滑提前到来,之前的预测便可能出现“不靠谱”的情况。

    二是经济系统中总有超预期事件发生,蕴含很大的不确定性,使得经济预测常常需要及时修正。经济系统由数量庞大的、具有自由思维的人组成,其想法和行为往往相互影响,使得经济系统自由度、随机性很大。同时,当前全球经济系统是一个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的整体,国际经贸环境变化和重大国际政治事件都会给相关经济体带来外部输入的不确定性,对经济预测造成干扰。此外,经济系统可能遭受重大的外部冲击。这些系统内部的随机性和外部的重大冲击都可能会给经济预测带来意想不到的结果,因此在有超预期重大事件发生时,往往需要及时修正预测结果。

    三是经济预测结果的准确度与数据的可获取性和数据质量密切相关。由于所处发展阶段以及统计制度和数据管理制度的不完善,我国可能存在部分数据难以获取以及部分统计数据弄虚作假的问题,使得预测模型无法捕捉真实的经济情况。随着“统计造假”被纳入《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以及统计技术和方法的日益完善,我国的统计数据质量日益提高,统计数据质量问题给经济预测带来的干扰将越来越小。

    多措并举促进预测精度提升

    宏观经济预测是一项复杂而富有挑战性的工作。它需要全面分析和掌握经济社会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准确可靠的数据资料为依据,根据研究对象特点综合运用多种科学预测方法对经济的各个方面进行分析,需要不断改进、创新预测理论与方法,提高预测精度。

    第一,需要创新经济理论与方法以更好地刻画经济主体预期的动态变化及其对经济预测的影响。虽然行为经济学对经济预期有一定研究,但是目前的经济预测模型还无法较好地量化静态预期、非理性预期、理性预期和适应性预期等不同类型的经济预期对预测结果的影响,这是经济预测领域急需攻克的重要问题之一。

    第二,进一步发挥大数据预测方法和实时预测方法在经济预测领域的作用。基于大数据的预测方法,通过挖掘及时性强、数据量大、获取成本低的海量数据中隐藏的模式和关联关系,发现变量之间的相互作用,从而进行预测。由此,可以克服传统预测方法所需的统计数据相对滞后、数据集较小、获取成本高等不足。例如,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研究员洪永淼提出的基于大量微观股票价格数据的机器学习预测方法很好地改进了通货膨胀率的预测精度。近年来,实时预测方法在GDP等宏观经济指标预测中取得了良好效果。其基本思想就是利用所有可获得的大数据信息,包括公布时间不同步的数据、有缺失值的数据、截面维度高和频率不一致的数据等来获得对经济状态的预估,提供动态的、及时的经济预测。大数据预测是对传统预测方法的有益补充,将在宏观经济预测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第三,集成多种效果好的预测方法,采取组合预测方法提高预测结果的可靠性。组合预测即采用多种预测方法建立多个预测模型,得出多个预测值,然后对这些预测值进行科学分析,通过加权平均组合法或递推回归系数组合法等方法将多个预测结果组合成最后的预测结果,降低单个模型预测结果的不可靠性或者系统性偏差,从而提高预测结果的准确度。例如,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的多项预测工作均利用了组合预测:陈锡康研究员提出的预测粮食产量的以投入占用产出技术为核心的系统综合因素预测法,在多因素分析基础上,建立了多个预测方程进行组合预测,1980年以来已连续44年提前半年预测当年全国粮食产量,年均误差仅为1.6%,达到很高预测精度,在服务农业决策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汪寿阳研究员提出的TEI@I方法论是一种兼具传统统计技术与人工智能技术的方法论,系统地融合了文本挖掘技术、经济计量模型、人工智能技术与系统集成技术,在外汇汇率与国际原油价格波动预测等领域取得了很好预测效果。

    当前,宏观经济预测虽面临一些挑战,但其意义在于描绘经济社会未来可能的走向以及背后的逻辑,探索最可能发生的情景,为当前决策提供指导。相信在未来实践中,通过不断优化预测理论与方法,将会提高预测结果精度,更好地为经济民生决策服务。

    (作者杨翠红系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田开兰系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