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9月24日 星期二
从“单打独斗”到“攥指成拳”
——海军工程大学推动军事科研组织模式融合升级

    ◎侯 融  熊 峰  本报记者 张 强

    近日,海军工程大学某课题进入攻坚阶段。该课题由海军工程大学某创新中心牵头,组织智能算法、动力工程、光电识别等多学科专家集智攻关。目前,该课题下某重大技术难题取得新进展。

    “单一领域单打独斗,成果再多总是定数。不同团队相互启发,交叉融合可碰撞出无限可能。”该创新中心领导、该校兵器工程学院教授胡生亮说,目前学校里像该创新中心这样的平台越来越多,不同学科的创新人才交叉组合、深度合作,不断打造军事科研向战为战的创新引擎。

    记者了解到,该创新中心整合海军工程大学7个院系的科研力量,交叉融合了平台载荷、能源动力等多个无人装备相关学科,是海军工程大学紧盯未来战场、推动军事科研组织模式融合升级的缩影。

    近年来,海军工程大学紧盯战场之变和部队需求,打破学科专业壁垒,对科学研究的项目设置、要素建设、平台搭建、政策支持和成果转化进行整合,围绕新质战斗力生成需求建设了一批多学科交叉、跨院系合作的创新平台,推动科研工作向团队融合、有组织创新转变。去年,该校多个跨界跨域创新团队、研究中心接连成立,研为战、研为教的质效整体跃升。

    “大科学时代,需要团队的大协作、资源的大整合。”学校领导说,“整合”意味着让横向交叉学科、纵向大小专业的各类科研力量形成合力。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海军工程大学组织力量深入各级院校厂所、基层部队一线调研,把科研组织管理改造作为提升科研创新为战为教质量的突破口,探索打造“方向—队伍—平台—项目—成果”创新链条,围绕未来高端海战所需,以能源动力、新型材料、智能算法等作为主攻方向,在全校跨院系遴选人才,建立多个“技术+应用”的跨界跨域研究团队,并打造集多学科多领域于一体的工作平台,联合攻关形成创新成果。同时,海军工程大学系统修订《科研项目管理办法》等6项科研管理规章制度,引导科研管理工作重心向拓宽支持渠道、争取条件建设、落实政策红利等方向调整,全力支撑各类团队创新。

    多年来,该校在无人航行控制、智能态势感知、自主武器控制等单项领域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果,但相关成果没有形成合力,对外交流存在“多头并存”等情况,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校的发展。为解决相关问题,学校着力打破学科、领域专业壁垒,从“单打独斗”向“攥指成拳”转变。以胡生亮所在的创新中心为例,如今该创新中心助力不同学科的专家教授,通过“人才特区”建设试点任务建立跨院系合作,并在项目来源、经费支撑、人才配置、组织管理等方面进行改革,进一步释放创新潜能。

    “跨院系合作,为的是把学科多样优势转化为创新型人才、复合型人才培养优势,催生更多高质量的跨学科科研成果。”海军工程大学舰船与海洋学院副教授高霄鹏说,学校整合无人机技术相关科研力量,构建了任务牵引的直报直管模式,极大提高了科研效率、释放了创新潜力。

    科研工作组织模式融合升级,有力提升了海军工程大学科研为战质效。近年来,海军工程大学先后获得国家、军队和省部级科技进步奖50余项,该校2人获当代发明家称号、某研究所被评为全军科技工作先进单位。学校获国家发明专利金奖1项,授权专利800余项,多项研究成果被直接应用于主战装备平台。

    记者了解到,下一步,海军工程大学将继续深化科研工作组织模式创新,针对重大演训任务和备战打仗急需,自主遴选资助一批具有前瞻性、引领性、紧迫性的高质量科研项目,筹建“军事智能教学科研创新中心”,探索实施有组织科研,并以此反哺学员培养和课程建设。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