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调研行】
◎本报记者 谢开飞 李 坤
杨 雪 符晓波
从全国首张林业碳票的诞生,到深远海大黄鱼的“运动场”,再到南平绿色食品研发中心的创新服务……在“8·15”全国生态日到来前夕,科技日报记者随“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主题采访团走进福建,一路行走,一路感受。
八闽大地上,绿色种子已生根发芽。福建正积极探索生态产品价值转化机制,推动传统产业“转绿”,打通生态经济发展的难点堵点,山海画廊实现绿色蝶变。
探路“两山”转化,林业碳票实现交易
在三明市将乐县常口村,伴着阵阵擂茶的香气,村民邱彩立回忆起2021年。
当年5月,常口村领取了编号为“0000001”的全国首张林业碳票,该碳票涵盖了村里3197亩的生态公益林。经第三方评估测算,监测期内碳减排量达到了12723吨。“碳票卖了14万元,每个村民分到150元的分红。”尝到甜头的邱彩立说,这是村民们过去没想过的新鲜事。
“林业碳票是将林木的固碳量换算为减排量后,以‘票’的形式发给林木所有权人。它如同每片林子的绿色‘身份证’,证明了其固碳功能可以作为资产进行市场交易。”三明市林业局副局长武辉介绍,三明还探索了“碳票+”模式,不仅让一张张碳票具备了收储功能,还实现了其“可授信、可质押、可保险”。
如今,福建仍在不断探索生态产品价值转化机制。如三明沙县搭建起东南地区最大的林权流转专业化交易平台,吸引了福建省7个地级市、40个县(市、区)的林场与林企纷纷入驻,其市场交易主体的覆盖范围包括浙江、广东等多个省份。而在南平顺昌,林业资源更是被赋予了新的增值方式——存入“森林生态银行”,实现了生态与经济的双赢。
推进产业“转绿”,大黄鱼有了“运动场”
过去,在福州市连江县定海湾,渔民养殖使用传统渔排,养出的大黄鱼品质平平。随着国内首台深远海养殖装备“闽投1号”的投入使用,有了“新家”的大黄鱼,口感和品质显著提升。
“大黄鱼生长的适宜温度在20℃左右。一到夏天,只有在水下10多米深处,才能保持这样的温度。”“闽投1号”负责人许航说,“整个平台有足球场大小,能抵御超强台风。平台所处海域风浪大、水流急,仿佛大黄鱼的‘运动场’。因此养出的大黄鱼口感接近野生鱼类,售价也提升了三倍左右。”
“依托智能化平台,我们只需要1—2名操作人员进行管理。”“闽投1号”智慧养殖负责人范永杰介绍,在智慧操作中心,摁下按钮,深海养殖网箱即可自动清洁。大黄鱼在水下住得好不好,吃得香不香,都有水下巡检机器人实时监测,形成集约低碳的深远海养殖模式。此外,“闽投1号”还搭载了海景客房、海上餐厅等多功能舱室,打造出了渔旅融合的“样板间”。
加快调优调绿传统产业,让产业链条越拉越长。福州日兴水产食品有限公司实现了从鲍鱼养殖起步,拓展到高端食品精深加工,再升级到海洋生物医药创制产业化开发的“三级跳”。该公司董事长江铭福说,鲍鱼利用率从原先的不足40%提升到80%以上,让“一粒鲍”的身价涨了数倍。
发展生态经济,绿色山水孕育绿色食品
南平市的森林覆盖率高达78.89%,农产品资源丰富。但该市面临深加工技术基础薄弱、企业产品同质化严重等问题,当地如何打通“生态资源”向“生态经济”转化过程中的堵点?
“南平在福建率先建设了大武夷绿色食品研发中心。这是一个由政府主导,专注于农产品深加工技术创新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南平市科技局局长谭树龙告诉记者,目前,该中心已分别建立肉类加工、笋菌类素食加工等三条标准化中试生产线,以及一个食品品质分析中心。
以该中心配置当地产能最大的真空油炸机为例,它可以将当地的竹笋、食用菌等农产品,在约80℃—120℃的温度下实现熟化,转化为口感酥脆、美味可口的休闲即食脆片,同时很好地保持了食品的色泽、风味和营养。
该中心负责人赵志军博士介绍,中心将从茶、水、竹、食用菌、白羽鸡等主要产业入手,服务于农产品深加工产业共性技术难点,促进食品产业数字化与标准化技术升级,打造南平高质量的百亿级绿色食品产业集群。
在武夷山山场茶园,新一代茶人敢于突破传统思维的束缚,在文化赋魂、科技赋能、产业融合中,践行着“三茶”统筹发展的使命。而三明市将乐县大力发展绿色循环经济,致力于打造轻合金产业园,当地研发的“复兴号”动车门锁等产品销往全国各地。
如今,福建正立足于自身的资源禀赋,加速推动生态优势向产业优势的转变,致力于构建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体系,从守护的山水间捧出“金饭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