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8月06日 星期二
峰沙湖泉庙“五绝”构建瑰丽沙海
——中国“巴丹吉林沙漠—沙山湖泊群”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文化中国行】

    ◎本报记者 张景阳  通讯员 额日登其木格

    7月26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6届世界遗产大会通过决议,将中国“巴丹吉林沙漠—沙山湖泊群”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巴丹吉林沙漠位于阿拉善高原,总面积约4.7万平方公里,是我国第三大沙漠。这片人迹罕至的广袤沙漠,之所以能够跻身世界遗产之列,源于其独特的美学价值和科研价值。

    鬼斧神工造就自然奇观

    走进巴丹吉林沙漠腹地,可见沙峰林立,峰峦叠嶂,形态各异的沙丘披裹着金色盛装,处处显露大漠雄浑。其中被誉为“沙漠珠穆朗玛”的必鲁图峰海拔1611米,相对高度460米,居世界沙山之巅。

    奇峰、鸣沙、秀湖、神泉、古庙,这“五绝”构成了巴丹吉林沙漠的瑰丽和神奇。湖泊星罗棋布,与无数高大的沙山交相辉映,形成了别具一格的沙漠奇观。在这些湖泊中,众多淡水泉涌现,泉水甘甜清澈,常年不息,咸水与淡水相依相伴,妙趣横生。在此,游客还能有幸目睹海市蜃楼、大漠日出等奇景。

    巴丹吉林沙漠还是植物和夜行动物的家园。这些湖泊大多富含盐分,色彩斑斓,为繁盛的蠕虫、软体动物、甲壳类动物和鱼类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栖息地。

    巴丹吉林沙漠的大美从何而来?

    地质专家表示,巴丹吉林沙漠拥有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地质背景,至今仍受到青藏高原持续构造隆升的强烈影响。因此它的沙漠形成过程仍在持续,其规模和完整性造就了大量的高大沙山、风成景观和多样性独特性的湖泊,从而具有卓越的美学价值。

    地质宝藏有待保护研究

    2017年9月和2018年6月,中外专家先后两次实地考察。他们一致认为,巴丹吉林沙漠的真实性与完整性得到了最大限度的保留,符合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条件。在此次评选过程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认为:“巴丹吉林沙漠具有沙山湖泊群独特、稀有、绝妙的高大沙山,以及无数色彩斑斓的丘间湖泊,是温带和超干旱气候下沙漠景观和地貌持续演变的杰出范例,也是全球范围内具有罕见自然美的沙漠景观之一。”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实地评估专家禹卿植教授表示,巴丹吉林沙漠地貌景观是由地壳应力和气候变化两个因素形成的,其降水量能够保证沙山保持湿度,地下水的供应则使沙山具有一定的含水量,从而形成了高大沙山和丘间湖泊。

    “沙丘间的湖泊在不同的季节中颜色会发生变化,要弄清究竟是由于化学元素还是其他因素导致的,还需要进一步展开科学调查,并进行长期监测。”禹卿植说。

    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右旗林业草原和荒漠防治局局长姚孝德介绍:“下一步,我们要加强对沙丘、湖泊、植被等自然价值和要素的监测和科学研究,实施适应性管理,建立健全遗产地监测系统和数据库,开展有针对性的保护和治理措施,确保遗产保护与当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平衡。”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右旗人民政府副旗长潘存军表示:“此次申遗的成功,标志着阿拉善同时拥有了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发的‘世界地质公园’和‘世界自然遗产’两块世界级品牌。这将对阿拉善的研学、旅游以及经济发展带来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