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重庆广阳岛。受访单位供图 |
【推进生态保护修复②】
◎本报记者 雍 黎
11月底的重庆秋意渐浓、寒意初现,乘船从洪崖洞前往山水环绕的广阳岛,只见岛上山坡、溪流、树林和湿地相映成趣,粉黛娇美、枫树渐黄、游人如织,一幅山水人城和谐相融的美景徐徐展开。
从曾经因为房地产开发生态遭到破坏,到踩下“急刹车”开启生态修复,现在的广阳岛已经成为重庆生动表达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理念的“生态大课堂”。2020年,广阳岛被生态环境部命名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2021年,广阳岛生态修复实践创新入选《中国生态修复典型案例集》。今年8月,重庆广阳岛获评“国家生态环境科普基地”。
按下大开发“停止键”
位于重庆市南岸区明月山、铜锣山之间的广阳岛,面积约10平方公里,是从长江水路进入重庆主城区的“第一门户”,也是长江上游面积最大的江心岛。
十多年前,岛上大部分地块被规划为商业用地,大开发让岛内自然人文本底遭到严重破坏,千百年来形成的自然水系肌理和小尺度梯田不复存在,生物多样性受到挑战。
2017年8月,重庆市委、市政府按下“大开发”停止键,决定还岛于民,划定包括广阳岛在内的168平方公里广阳岛片区整体规划建设,提出努力将广阳岛建设成为“长江风景眼、重庆生态岛”。
2019年4月,长江经济带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正式印发意见,支持在广阳岛片区开展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示范。
“广阳岛首先要做的是生态修复,但它不能做成传统的公园和景区,更不能做成旅游区。”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重庆分公司副总经理、广阳岛生态修复设计工程师张景华说,它应该成为一个示范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生态岛。
生态修复后,沿着环岛11公里的“最美生态步道”183步道行走,沿途是不同的美景,兔儿坪湿地芦苇迎风摆荡、高峰梯田里瓜果飘香、胜利草场内牛马悠闲吃草……比常规的公园多了几分乡野之趣,又比传统乡村多了几分精致之美。
谈起当时生态修复团队对自然修复的规划,张景华说,大家一直认为首先要聚焦生态,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整体凸显生态优先,突出“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恢复岛屿生态系统的原真性和完整性,满足生物多样性需求。其次是聚焦风景,立足岛上千百年来农耕文明所形成的巴渝原乡风貌,以人工修复为辅,突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再现生态的风景和风景的生态。通过聚焦生态和风景,将广阳岛建设成为以生态为魂、以风景为象的最优价值生命共同体。
做美做亮“长江风景眼”
“广阳岛河段共分布着154种鱼类、191种鸟类,有山有水,自然条件丰富,这是广阳岛的先天优势。”张景华说,在生态修复上,在摸清消落带动植物等本底资源,尊重本地水文消落、水文冲蚀特征的基础上,以自然恢复为主、人工帮扶为辅,实行最小干预,探索实践“三步走”生态修复模式、“三维度”生态修复路径和“三多三少”生态施工方法,形成基于自然的库区岛屿型消落带治理方案。
“三多三少”指的是多用自然方法,少用人工方法;多用生态方法,少用工程方法;多用柔性方法,少用硬性方法。张景华解释,全岛生态修复在技术工法上,聚焦生态保护,摒弃传统园林和市政工程中对生态系统干扰的做法。例如,针对山体基本完整、局部裸露和边坡突兀的问题,采用高附着性耐冲刷人工土壤配制、乡土植被生态景观群落、土著微生物应用等自然方法,解决边坡绿化、美化、生态化等技术难点。
“广阳岛三分之二的面积以自然恢复为主,注重‘轻梳理、浅介入’。”张景华介绍,比如他们选择透气透水、生态友好的砂基材料修复183滨江步道;利用老石板、卵石,铺筑爬坡上坎、弯折曲回的小路,修复巴渝特色的老码头渡口。
按照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道法自然的要求,广阳岛还因地制宜确立“护山、理水、营林、疏田、清湖、丰草”六大生态修复策略和细化落地的十八项措施。
位于广阳岛西岛头的上坝森林,因大开发时期平场修路,切断了由高峰山到坡岸的生态廊道,原自然山体、溪流、林木、土壤遭到破坏。经过“护山、理水、营林、清湖、丰草”五大策略,现在的黄葛树、慈竹、香樟、桂花等树木已经枝繁叶茂,紫薇、红枫、鸡爪槭等色叶植物点缀间,当市民乘坐旅行车经过广阳岛大桥上岛,一片茂林修竹、绿意葱茏的巴渝森林迎面而来。
“通过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的系统修复,进一步丰富植物物种,为更多动物提供良好的栖息地,丰富生物多样性,还自然以宁静。”广阳岛绿色发展公司工作人员介绍,现在广阳岛建成了上坝森林、油菜花田、粉黛草田、胜利草场等24个生态修复示范地,记录动物、植物分别由2018年的310种、383种增加至459种、627种。
一个满是伤痕的开发岛已逐渐蝶变成一个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岛。
打造环境科普大课堂
“孩子们,今天我们来找寻秋天的颜色,大家看看能在哪里找到秋天的颜色呢?”“老师,我找到了黄色,是梧桐树掉落的叶子。”“老师,我找到了红色,是枫树的叶子”……不久前,在广阳岛上,道谷教育的自然导师伍鸿昆带着小学生们进行秋日研学活动。孩子们认真地观察着岛上的一草一木、一花一鸟。
“我们围绕广阳岛上的四季变化,设计了18个不同的主题课程,比如春天采摘李子、夏天收割水稻、秋季采摘柑橘,让孩子直观地了解四季、了解自然。”伍鸿昆说,广阳岛的生态保护修复和丰富的动植物资源,让这里成为一个开展自然科普教育的好地方,岛内每一株花草、每一寸土地都成为了自然教育的载体,将自然知识根植于孩子们的内心深处。
自然是老师、山林为课堂,经过生态保护与修复,广阳岛展开了一幅原生态的巴渝乡村风景画卷。来广阳岛观光的市民络绎不绝,生态研学体验活动蓬勃兴起,实现了高品质的还岛于民。
依托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历史资源,广阳坝机场抗战遗址建筑群被保护修缮,岛上建设了长江书院、大河文明馆等一批生态科普教育的硬件设施,为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提供了有力保障。根据不同的研学对象,广阳岛绿色发展公司持续研发生态科普实践教育课程体系,打造生态大课堂。目前,立足生态大课堂,广阳岛绿色发展公司每年为政府机关干部、高等院校师生、企业研学人员、中小学生等数万人次提供各类丰富的生态环境科普活动。
广阳岛绿色发展公司工作人员表示,目前,广阳岛野外科学观测站成功申报市级站。岛内打造了“生态+农业、教育、文旅、康体、外事、数字”6个“生态+”两山转化产业模块,绿水青山正源源不断变成金山银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