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21日 星期二
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着力做好六件“大”事 赋能美丽中国建设

李海生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院长、党委书记

    

    党的二十大擘画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对美丽中国建设作出重大部署。新时代我国生态环境科技工作虽然取得明显进展,但距离建成与美丽中国建设相适应的生态环境科技支撑体系还有差距。

    为增强生态环境科技供给,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中国环科院)对全国省级生态环境科研院(所)进行了专题调研,实地走访了一些代表性科研院(所),共商对策、共谋大计。在梳理调研信息后,我们发现必须紧紧把握科技革命新浪潮,深化生态环境科技体制改革,集中力量办好六件“大”事,发挥好科技创新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支撑和引领作用,以科技赋能美丽中国建设。

    一是谋划“大平台”,强化国家级科技平台建设。聚焦国家最紧迫的战略需求、最核心的科学问题,推动生态环境领域国家级科技平台建设,形成与美丽中国建设相适应的生态环境科技支撑体系和创新平台。采取“实体机构+虚拟组织”的运作模式,辐射带动省部级科技平台,以及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企业等主体协同创新、共同发展,快速响应国家需求,增强绿色低碳科技的底层理论、源头技术和成套技术的供给能力,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战略支持。

    二是打造“大装置”,建设大科学装置。中国科学院院士白春礼曾经提到,如果说未来科技是一个充满无限可能的魔盒,那么大科学装置无疑就是一把用来开启它的钥匙。所以,未来迫切需要在陆海地球生态环境现场探测、探索环境污染机理与变化实验模拟等方面,建设大科学装置。同时,针对生态环境的不可分割性,大科学装置不能仅仅是一种设备,而应该是一种体系。生态环境领域迫切需要在京津冀、粤港澳等区域打造科学实验区,加快建设专用基础设施科学装置,深入揭示和模拟推演环境变化的内在机理和规律,不断为生态环境质量改善提供先进的“重型武器”。

    三是设立“大任务”,加强重点领域基础科学研究。建立“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复合型科研立项机制,避免“自娱自乐”,广泛吸纳各方面的科技诉求,凝练国家和社会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大科技需求。面向世界科技前沿,要着重在新污染物环境与健康风险阻控、气候变化应对和适应、地球系统工程与生态安全、核与辐射安全等基础研究领域,实施一批重大科技专项,加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协同创新,努力取得基础性、战略性、原创性的重大成果。

    四是融合“大数据”,构建美丽中国数字化治理体系。要加快建设国家生态环境科学数据中心,强化各方数据资源整合,建立健全跨单位、跨部门、跨区域的基础数据共建共享的长效机制和数据库。同时,要加强大模型模拟研究,充分利用数字孪生、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提升生态环境系统仿真能级,让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不仅拥有高效监管、主动预警的“千里眼”,还有综合分析、科学研判的“智慧脑”,实现从末端治理、被动“应答”转向源头预防、主动“干预”。

    五是推进“大协同”,培育领域科技“主力军”。进一步完善生态环境领域科技攻关新型举国体制,发挥好中国环科院和国内相关高校、科研院所多学科交叉、多部门融合的“1+X”模式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中的组织作用。面向生态环境领域的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核心企业,打造生态环境科技创新人才库,汇聚跨部门、跨地域、跨学科、跨领域的人才集智攻关,为生态环境领域科技提供“创新源”。同时,要善于在科研实践中发现培育战略科学家,打造大批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支持广大青年科技人才挑大梁、担重任,逐步构建一支立体化、高水平的生态环境科技人才队伍。

    六是涵养“大情怀”,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生态环境科技是“民生科技”。要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牢牢把握“环保科技的人民性”,坚持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要坚持服务生态环境管理和治理需求,聚焦老百姓身边最急需解决的环境问题,做到问题在哪里,我们的科研队伍就奔赴哪里。要坚持走出实验室、走向污染第一线,深入现场调研,产出一批实用、管用、好用的科技成果,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生态环境获得感、幸福感。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