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7月30日 星期五
从东南沿海到西南边陲
科技助力新型军事能源建设
野战多源互补通用供电平台为毕业学员综合演练供电作业时的场景受访者供图
刘金宁与团队成员调试检修野战多源互补通用供电平台受访者供图

    自去年8月起,陆军工程大学石家庄校区抽调电力专业领域的精兵强将组成专家团队,加速推进部队新型军事能源建设。专家团队远赴东南沿海,驰转西南边陲,往返行程6000多公里,基地哨所、前指营盘都留下了他们跋山涉水、攻坚克难的身影。

◎成 剑 本报记者 张 强

    小小装备,为演练指挥、通信勤务、装备维修和300余名官兵宿营提供持续、便捷、可靠供电,且全程没有消耗一滴燃油。

    近日,陆军工程大学石家庄校区毕业学员实兵实装综合演练中,身材小巧的“野战机动型混合能源互补供电系统”大显身手。毕业学员不禁感慨:“不愧是明星装备,科技感十足!”

    为加速推进部队新型军事能源建设,根据上级工作部署,自去年8月起,该校区抽调电力专业领域的精兵强将,组成由刘金宁副教授负责的电力技术服务专家团队,对边海防部队电力能源保障情况开展专题调研和技术服务活动。这套系统就是此次服务部队活动结出的硕果。

    海岛上实现新老设备联储供电

    海风轻拂,海鸥伴唱,渔船纷纷回港靠岸。远远回望,诗人笔下“一段画图奇绝处,夕阳天际认归帆”的美景展现在眼前,而此时船上的电力专家们却无心欣赏这美丽的景色。

    从港口出发不久,船只在海面上不停地颠簸摇晃。恶心、眩晕乃至呕吐,这是他们作为内陆军人从未有过的糟糕体验。

    即将抵达的这个海岛面积不大,因无法与内陆电网接通,全岛仅靠一套上世纪90年代的老式柴油发电机组为驻岛官兵提供基本用电保障,发电机组沉闷的“隆隆隆”声笼罩着整个海岛。受运输、海况、气象等条件的制约,海岛还经常出现因燃油不足停电的情况,给官兵工作生活带来极大不便。

    此次登岛,他们的目标就是在前两次实地考察的基础上,“把脉问诊”新能源建设方案,为机关决策提供有力参考,精准推进项目实施。

    “辛苦了!每次来我们都很激动,请专家们尽快帮忙解决掉这个‘老难题’!”前来迎接的连长潘超明话语间充满期许。

    决不能让驻岛官兵失望!连队会议室成了团队的“会诊室”,而系统运行图则是“诊断”的重点。上百个参数,几十条线路,全部浓缩在这张不到10平方米的图纸上。

    他们一段段地研究排查,一个个参数反复测算,小到一支保险管,大到一台变流器,线路中的每一个元器件都不轻易放过。大家都铆足劲儿,力求让新方案更加完美。

    熄灯哨声响起,为了不影响官兵休息,专家团队回绝了连队推迟停机的好意,打着应急灯、手电筒继续攻关。终于,他们在看似完美的电路中挖出了“漏洞”——缺乏并机模块,从而导致新系统无法与原有发电机组互补使用、无缝切换。

    发现问题只是第一步,解决问题才是关键。围绕新情况,团队集思广益,结合设备参数、性能指标进一步完善了运行方案,并研究出相应的配套方案,实现了新老设备联储供电、互补互通。

    “会诊”结束时,充满电的3盏应急灯、7支手电筒都已耗尽电能,图纸的空白处也已密密麻麻地填满了团队的最新设想。此时,一望无际的海面上,鲜红的太阳已经悄悄地探出了头……

    方案最终通过上级机关验收。海岛用电难题得以解决的消息传来,驻岛官兵个个喜上眉梢。

    改善4500多米高山哨所用电环境

    刚下海岛,又上高山!与岛上官兵依依惜别后,电力专家团队马不停蹄地转赴西南边陲。

    他们要去的哨所位于海拔4500多米的山峰上,上山路况十分复杂,全程只能攀爬,所有物资都要靠肩挑背扛。刚到山下营房,专家们便听到战士们反映:遇到阴雨天,山上哨所总是停电,电路好似得了“关节炎”。

    官兵反映的问题,便是他们前进的方向。团队成员每人肩负着20余斤的专业设备,与换岗官兵一起向山顶进发。雨后的山路十分泥泞,加之高原反应产生的不适,登山之旅比想象的更加艰难。历时3个多小时的艰苦行程,他们终于登上哨所。

    顾不上休息,专家们随即对线路进行摸排检测,很快就找到了“症结”:长期的阴雨天气使墙体浸水潮湿,输电线路架设不规范,导体外露并与墙面接触导致短路跳闸。

    问题解决后,团队又对电源线路进行了全面检修,使哨所用电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解决了电路“病患”,已近午饭时间,值勤官兵热情地挽留团队共进午餐,专家们却婉言谢绝:“一粒米、一滴水都是你们背上山的,你们的辛苦,我们都看在眼里,哪还好意思在这里吃饭。”

    服务部队,就是这样实实在在。

    记者了解到,电力技术服务专家团队从京畿之地出发,远赴东南沿海,驰转西南边陲,走访了7支作战部队,往返行程6000多公里。

    基地哨所、前指营盘都留下了他们跋山涉水、攻坚克难的身影。

    使命感形成强大科研推动力

    信息化战场对野战环境下军事供电提出了全新要求,安全可靠、持续快捷的电能供应是确保战斗力的基本保障。

    在服务部队过程中,电力专家们发现,当前军事供电模式相对单一,野战条件下各供电模块之间互补互通效率低,对石化能源依赖性强、消耗高、战场隐蔽性差等问题还不同程度地存在于基层部队。

    如何适应军事变革,加速推进军事供电模式转型是一个全新课题。

    回到校区后,团队成员夜不能寐——能不能研究出一套多类能源互补集成的供电设备,为作战指挥、通信勤务提供全天候、低油耗、可机动的强劲有力电能支撑?

    强烈的使命感、责任感形成强大的科研推动力。他们结合基层部队军事供电新需求,将发电机组、储能电池、光伏系统按照一定的配比关系并联,打通了各供电模块之间互通互联的技术壁垒,实现了便捷灵活的供电模式,打造出军事作战行动中不可缺少的独立智能微电网系统——野战机动型混合能源互补供电系统。

    草原深处,沙场练兵忙,一场野战条件下的能源保障演练在塞北大漠某训练基地悄然展开。电力专家们首次展示了他们科研“新宠”的各项技能,受到部队领导的广泛好评:“超静音、高储能,隐蔽性好,机动性强,非常适合部队应急作战需求!”

    前不久的毕业综合演练课堂上,刘金宁向即将走向战位的学员们深情嘱托:“科技助推战斗力生成的新要求时刻提醒:时代重任,使命在肩,我们责无旁贷!”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