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3月26日 星期五
600余天!女军医奋战在西非大地
◎戴 欣 张鞠玲 韩早远本报记者 张 强

军中典型

    2020年11月,已延期5个月的第四批援塞军医专家组准备归国。离家近2年的陈威巍,将对家人的思念转为对使命责任的无限忠诚。为保持疫情防控工作连续性,她再次请战执行第五批援助任务。

    600多个日夜!这是一名中国军人在西非大地上的坚守。

    这名军人叫陈威巍,是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感染病医学部的一名医生。

    2019年6月,陈威巍主动请缨,作为临床检验技术专家远赴塞拉利昂执行为期1年的第四批医疗援助任务。如今,她又成为第五批援塞军医专家组组长,继续留在西非大地防控疫情、救治病患。

    疟疾、埃博拉、霍乱……塞拉利昂传染病高发,医疗系统抗风险能力比较薄弱。为帮助塞军提高大规模传染病防控救治能力,从2017年起,中国军队开始为塞军援建热带传染病防控中心。作为临床检验技术专家,陈威巍发现塞拉利昂临床实验室检测水平低,有的实验室内连普通的检验仪器都没有,甚至连蒸馏水都得不到保障,这大大限制了当地的医疗技术水平。

    面对塞拉利昂条件十分有限的医疗环境,陈威巍带领同事着眼现有设备进行实验室改造,冰箱散热烘片机、墙式染色滴瓶等一批能迅速提高医治效率的小物件不断得到临床应用。除此之外,她还联系国内信息专家组成攻关小组,建成了塞国唯一的实验室信息系统,不仅解决了当地医生手写化验单不规范、易出错等问题,极大地提升了医疗效率,还避免了检验报告传递时的污染风险。

    “快把他找回来!”一次血液检验中,陈威巍发现一位当地患者的血小板计数很低,已产生了严重的急性肾功能损害。多年的行医经验让她警觉起来,她马上对患者进行了疟原虫镜检,结果发现患者外周血中疟原虫计数已经高达30万个/微升。“这是重症疟疾,必须马上救治。”此时,那位本以为自己只是患有伤寒的患者已离开医院。在陈威巍的提醒下,当地医生立即找回这名患者对其进行抗疟治疗。所幸治疗及时,最终成功挽回了患者生命。

    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塞拉利昂不甚完备的医疗系统雪上加霜。有时,由我国援建的防控中心1天就能收到近百份待检测样本,每月新收治患者超过50名,且重症率很高。

    疫情发生后,中方专家组全力投入到当地的疫情防控工作之中。面对医疗物资供应紧张、重症患者感染风险高、防护条件极其有限以及塞方人员经验缺乏等困难,陈威巍和同事们积极协助当地卫生部门筹集物资,并结合国内国际疫情防控经验,研究制订新冠重症预警检测机制,积极研判疫情走向,呼吁民众减少聚集、加强防护……

    当地疫情严重时,陈威巍和同事们每天都要穿着厚厚的防护服,进行高强度的连续工作。在高温天气下,每次检验工作结束,陈威巍都是全身湿透、几近虚脱。同时,她和同事们还建立了临床数据库和样本库,为塞拉利昂疫情防控和精准救治提供第一手依据。

    2020年11月,已延期5个月的第四批援塞军医专家组准备归国。在送行会上,塞拉利昂国防部长动情地说,中国军医组为塞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尤其是在帮助塞拉利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上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尽管归心似箭,但陈威巍却决定留下来。离家近两年来,她将对家人的思念转为对使命责任的无限忠诚。为保持疫情防控工作的连续性,陈威巍再次请战执行第五批援助任务。

    如今,陈威巍作为第五批援塞军医专家组组长,仍然奋战在塞拉利昂。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