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2月10日 星期三
抗结核科研斗士的三个春节
◎侯树文 本报记者 王 春

    临近春节的这段时间,上海科技大学免疫化学研究所副研究员、抗结核结构研究中心课题组长张兵的小组进入了科研攻关的关键时刻。经过长时间的优化,研究小组终于拿到了性质较好的关键药物靶点膜蛋白的样品。“已经到临门一脚的时候了,春节期间,大家都想拼一拼,希望能得到好的结果,否则老想着这件事,年也过不好。”张兵说。

    上海科技大学免疫化学研究所抗结核结构研究中心致力于“结核分枝杆菌关键药靶的结构、功能与药物开发”的研究。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发的一种致死率较高的传染性疾病,严重威胁民众的生命健康。目前虽然已有新型抗结核药物用于耐药结核病的治疗,但由于它们仍有较大的副作用,加之临床上已经发现了针对新药的耐药病原体,因此,2035年彻底消灭结核病的宏伟夙愿仍然任重而道远。

    “另一方面,我国是世界上结核病的高负担国之一,也还没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抗结核药物。”作为一名科研工作者,张兵及其同事感受到基础研究的艰难,同时也深感责任重大。

    对于春节期间依然守在实验室做科研这件事,张兵觉得没有什么特别。因为在平常,就算是周末,他们科研人员的大部分时间也是在实验室中度过。

    张兵所在的免疫化学研究所位于上科大著名的人字楼。这栋楼里已经在生命科学领域诞生过多项重要的基础研究成果。

    上海科技大学免疫化学研究所特聘教授饶子和院士团队的“揭示抗结核新药的靶点和作用机制及潜在新药的发现”入选2019年度“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和“中国生命科学十大进展”。张兵是该研究论文的第一作者,于2019年1月25日论文发表于国际权威生命科学期刊《细胞》。巧合的是,成果发布的时间正是2019年的农历春节前夕。

    该研究首次勾画了小分子抑制剂如何精确靶向MmpL3质子内流通道的三维图像,这不仅为结核病、麻风病等由分枝杆菌引起疾病的药物研发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更为新型抗生素的研发、解决全球日趋严重的抗生素耐药问题开辟了一条全新途径。此后,研究团队引入新的合作伙伴,继续开展抗结核新药的研发。目前,上海科技大学已与和径医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签署转化许可协议,双方将合作开发针对MmpL3靶点的抗结核药物。

    2019年,作为上科大首届博士毕业生张兵已经在这个课题上研究了6年之久。抗结核靶点成果登上《细胞》后,作为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张兵相继在《科学》《科学进展》发表文章,如今三篇论文被引用逾720次。

    2020年的春节,张兵过得也并不轻松。因为新冠疫情突发,在形势还不明朗的时候,饶子和院士就召集团队进行新型冠状病毒关键药靶蛋白的结构、功能与药物开发的研究。为了抗疫,张兵克服了各种困难,正月里赶回了学校,积极参与新型冠状病毒关键药靶的相关研究工作中。他回忆说,研究团队中一部分人员从2020年1月中旬一直持续到七八月份,20多个人基本上每天晚上干到凌晨三四点,最终获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大家的想法就是期望集结全球科学家的力量早日找到抗新型冠状病毒的特效药。

    值得注意的是,春节期间,同在上科大免疫化学研究所的“新冠关键药靶的结构、功能与药物开发”课题组研究人员还一直坚守在实验室。去年这个团队已筛选出多个具有较好抗病毒活性的小分子,目前他们正积极对小分子结构和活性进一步优化,并开展相关的动物试验。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