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唐 婷
“十四五”时期,水利如何谋篇布局?日前在北京召开的2021年全国水利工作会议聚焦水旱灾害风险防控、优化水资源配置、改善河湖生态环境、增强涉水事务监管效能做出了具体部署。
水土流失治理和地下水超采治理是其中两项重要任务。会议明确,到2025年,人为水土流失得到基本控制,重点地区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治理,全国水土保持率提高到73%以上,地下水监控管理体系基本建立,全国地下水超采状况得到有效遏制。
实现上述目标,水利科技如何提供有力支撑?
分区分类 精准治理水土流失
我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国家之一。经过多年治理,全国水土流失面积由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的367.03万平方公里,减少到目前的271.08万平方公里,减幅达1/4,土壤侵蚀强度也明显下降,呈现出水土流失面积减少和强度降低的趋势。
“但仍需注意到,目前我国生态系统还较为脆弱,水土流失量大面广、局部地区严重的现状还没有发生根本性改变,提升治理水平的科技需求依然突出。”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总工程师、水利部水土保持生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曹文洪指出。
近年来,科技在助力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和监管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比如,科研人员对水土保持率的概念内涵、计算方法等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提出了全国8个水土保持一级区及31个省份水土流失面积减少、强度降低的阈值及分阶段目标值,为确定“十四五”全国水土保持率提高到73%以上的目标提供了科学依据。
不同类型区面临的水土流失问题不尽相同。曹文洪认为,要实现“十四五”水土保持目标,分区分类对不同地区的水土流失进行精准治理是关键。
全链条创新监管技术 遏制地下水超采
“将‘全国地下水超采状况得到有效遏制’列入‘十四五’水利改革发展的主要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王建华指出。
当前我国地下水超采问题较为突出,全国地下水超采面积超过25万平方公里,主要集中在华北、西北和东北等地区,引发了地面沉降、基流衰竭、土地荒漠化和海水入侵等一系列生态与地质环境问题。
相比地表水,地下水保护和监管难度更大,对技术支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王建华认为,要实现地下水的有效监管和保护,亟须全链条创新包括监测预警、模拟评价、开采计量、节水增源在内的监管技术体系。
“以地下水监测预警技术为例,目前我国已实施‘国家地下水监测工程’,水利和自然资源部门建立了‘国家—省—地(市)’三级地下水动态监测网,但仍需进一步完善数据共享机制,积极推进与大数据等信息技术的融合,加快地下水管理信息平台的建设,加大对数据信息的挖掘应用。”王建华指出,除传统监测站网之外,GRACE重力卫星技术可通过观测地球重力场变化对含水层储水量的变化进行评估,是地下水宏观监测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
要实现地下水采补平衡,除强化监测、评价和计量外,关键要“增收节支”。王建华分析道,在“增收”方面,除了地下水回灌等人工措施外,重点要强化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创新,即尽可能维护地下水系统的自然补给,特别是山前区侧向和河道内渗漏补水;在“节支”方面,北方资源型缺水地区要注重减少耗水的“真实”节水工艺与技术的研发与应用,比如土壤无效蒸发抑制技术、低耗高产作物品种的研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