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娄底市新化县有一个油溪桥村,8平方公里土地并非“沃土”,人均耕地面积不足半亩。过去很长一段时间,这里都是出了名的省级贫困村。
12年前,村里回来了一位在外经商的退伍军人彭育晚,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在他和村干部班子的带领下,如今的油溪桥村,已蜕变成了全国文明村、全国十大乡村振兴示范村,全国首个整村被纳入国家3A级景区的村,村级资产已过亿……
现在,人们都说,油溪桥(村),是一座通往脱贫致富、乡村振兴的“幸福桥”。
停车场里的“第一桶金”
到过油溪桥村的人都有同感:村容整洁,溪流清澈,古朴院落,良田美景。
这样的村貌,都是十余年时间,村民一锄头、一锤子、一扁担,自力更生造出来的。
“刚来的2007年,我们村集体负债4.5万,村民人均年收入不到800元,村里也没有产业,没有一分钱集体收益。”彭育晚至今还清楚地记得接手时,村里的财政数字。
发展需要资金,如何“掘金”?经过一番考察研究,干部班子瞄准了村里的一块废弃沙洲。
“我们有条油溪河,一到暑假,来漂流的游客很多。如果把废弃沙洲改为停车场,可以带来收入。”彭育晚说,这也是他接手后的第一个村集体项目。
建停车场,缺钱也缺人。彭育晚拿出自己的积蓄,并打算向村民“筹工”,等将来停车场有营收收入后,再给出工村民补酬金。不过,这个提议并没有村民“买单”。
最终,村干部上阵,终于在两个多月后,建成了一座宽敞、平坦的停车场。租赁出去,村里获得了20万元租金,这成了村级集体经济的“第一桶金”。
这件事给村民们做了个良好示范。此后十余年,村里逐步推行村干部班子制定的村规民约,村级事务管理采用积分制,由村民自治来发展大家的“家”。根据积分制,积分累计越多的人,兑换分红越多,村中其他发展成果的分配份额也越多。这给了村民足够的动力。
“一个村就是一个家。”彭育晚告诉科技日报记者,他们不等不靠,自力更生。比如,村规里写着,“每人每年植树不得少于100棵”“庭前院落必须栽种四季花果”。10余年,村里没有一个护林员,却种下了30多万株果木,将村中绿化率提升到了92.8%,村貌换了新颜。
“我们不仅将荒地清零,还在道路两旁、房前屋后见缝插绿。”村干部彭德友很自豪地说。
“自凿”水源,助推农旅深度融合
油溪桥村是典型的石灰岩干旱死角村,饮水和灌溉都极为困难。
只有建设饮水工程,才能永绝缺水后患。不过,这一工程约要花费300万元。
这对捉襟见肘的村经济来说是个不小的数字。彭育晚鼓励发动村民自建。
有了建停车场的经历,这次村民们不再“视而不见”。彭育晚带领300多个村民,翻山越岭找水源,陡峭石山挖沟埋管。除安装管道的技术活不得不请人外,所有活儿全自己搞定。
一年后,他们仅花了60万元就完成了预算300万元的饮灌一体工程,将山泉水送到了田间地头和每个农户家中,彻底结束了油溪桥村水荒的历史,也由此开启了“村民每人每年至少要出2个义务工,村干部要出12个义务工”的“义务筹工”村规。
心团结在一起,劲往一块儿使,油溪桥村几乎没有干不成的事。通过义务投工投劳,开荒辟地,栽下了2800多亩果林。如今村里四季有花有果。
打好基础的村落,在保护生态环境前提下,逐步推动当地种、养、游等产业多元化发展。村里从见效最快的稻田养鱼着手,让村民在短期内就能获得实实在在的收益。随后发展了经济效益更好的甲鱼养殖,再稳步推进水蜜桃、世纪红柑橘、猕猴桃、杨梅、奈李、柚子、枇杷等7品种的经济果林,搞“四季瓜四季果”。
如此以来,既有效规避因品种单一带来的市场风险,又为游客提供了宜人景色、新鲜蔬果、地道食材,形成了种养业与乡村旅游业融合发展的产业格局。
村在景中,屋在树中,路在花中,人在果中。在“农旅”深度融合下,油溪桥村已建成产业基地30余处,2019年人均年纯收入达2.17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