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时记
郑学富
和睦团圆是中国人传统的民俗理念,由月圆联想到家人的团圆,亲情的团聚,在此日晚上,无论是豪门贵族,还是平民百姓,都要阖家团圆。而家人团圆的重要形式就是设置家宴,在一起吃月饼,赏月饮酒,其乐融融。根据《红楼梦》的描写,圆月习俗有三层含义:即祭月、团圆和赏月。
祭月是一种古老的祭祀礼仪,古有“春祭日,秋祭月”之说。中秋之夜,玉兔东升,人们在庭院中设置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李子、葡萄等祭品,将月神牌位放在月亮升起来的方向,红烛高燃,家中的女眷们依次拜祭月亮,祈求福佑。《红楼梦》七十五回写道:“贾母笑道:‘此时月已上了,咱们且去上香。’说着,便起身扶着宝玉的肩,带领众人齐往园中来。园之正门俱已大开,挂着羊角大灯。嘉荫堂前月台上,焚着斗香,秉着风烛,陈献着瓜果月饼等物。邢夫人等皆在里面久候。真是月明灯彩,人气香烟,晶艳氤氲,不可名状。地下铺着拜毯锦褥。贾母盥手上香拜毕,于是大家皆拜过。”可见,祭拜月神者为贾府中的女眷们。《燕京岁时记》说:“至十五月圆时,陈瓜果于庭以供月,并祀以毛豆、鸡冠花……惟供月时男子多不叩拜。故京师谚曰:‘男不拜月,女不祭灶。’”
《红楼梦》七十五回描写,在中秋节的这天晚上,贾府包括荣国府和宁国府的人全都聚在了一起,贾母看到前来团圆的人丁比往年少了,感慨不已,认为不如以前热闹了。从此可见贾府已逐渐衰落。晚上的家宴设在山之高脊凸碧山庄内,“于厅前平台上列下桌椅,又用一架大围屏隔作两间。凡桌椅形式皆是圆的,特取团圆之意。”贾府是大户人家,注重礼仪辈分,在座次上也很讲究,“上面居中贾母坐下,左垂首贾赦、贾珍、贾琏、贾蓉,右垂首贾政、宝玉、贾环、贾兰,团团围坐。”为了给家宴增添节日的欢乐气氛,贾母要求做游戏,“命折一枝桂花来,命一媳妇在屏后击鼓传花。若花到谁手中,饮酒一杯,罚说笑话一个。于是先从贾母起,次贾赦,一一接过。”第一个被罚的是贾政,然后是贾赦,他们分别讲了一个笑话。宝玉、贾兰、贾环分别被罚做诗,席上十分热闹。七十六回写道:“贾母又命将罽毡铺于阶上,命将月饼西瓜果品等类都叫搬下去,令丫头媳妇们也都团团围坐赏月。”从古至今中秋都有饮宴赏月的习俗。回娘家的媳妇这一天必返夫家,以寓圆满、吉庆之意。《京都风俗志》记载:“家中长幼咸集,盛设瓜果酒肴,于庭中聚饮,谓之团圆酒。”
中秋赏月始于晋代,流行于唐宋,千百年来盛行不衰。《东京梦华录》对东京汴梁赏月盛况有这样的描写:“中秋夜,贵家结饰台榭,民家争占酒楼翫月,丝篁鼎沸,近内庭居民,夜深遥闻笙竽之声,宛若云外。闾里儿童,连宵嬉戏,夜市骈阗,至于通宵。”而赏月赋诗又是文人雅士的专利习俗。《红楼梦》第一回写到贾雨村进京应考,因盘缠无着,只能寄宿于葫芦庙卖字为生。中秋之夜,甄士隐踏着月色去邀请贾雨村酌酒玩月,“当时街坊上家家箫管,户户弦歌,当头一轮明月,飞彩凝辉,二人愈添豪兴,酒到杯干。雨村此时已有七八分酒意,狂兴不禁,乃对月寓怀,口号一绝云:‘时逢三五便团圆,满把晴光护玉栏。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仰头看。’士隐听了,大叫:‘妙哉!吾每谓兄必非久居人下者,今所吟之句,飞腾之兆已见,不日可接履于云霓之上矣。可贺,可贺!’乃亲斟一斗为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