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渊杂谭
胡一峰
故宫的“千古风流人物——苏轼主题书画特展”从9月1日正式对公众开放以来,参观热度居高不下。今年是故宫600周年大庆。值此契机,举办苏轼主题特展,可谓匠心独具。作为故宫历史上首次举办的苏轼书画特展,本次展览围绕苏轼这个关键词,分“胜事传说夸友朋”“我书意造本无法”“苏子作诗如见画”“人间有味是清欢”等4个板块,展出了78件套文物精品。其中,既有苏轼的真迹《归院帖》《春中帖》,还有与苏轼齐名的黄庭坚、米芾、蔡襄等人的作品,以及以书画、陶瓷等古代“粉丝”的苏轼IP文创,展览现场还利用多媒体手段,投映了苏轼诸多脍炙人口的诗词,给人以多样化的视觉感受。
有些人观展后,因未看到苏轼的某些名作,而在网上吐槽表示“遗憾”。确实,本次特展中苏轼本人的作品并不算多,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样的策展理念和手法,反而让人更加全面地了解到了苏轼的文艺成就、生活情趣、人生态度及其在中国历史上深远的文化影响。比如,本次展出的苏轼《献蚝帖》,是他62岁在海南大吃烤生蚝后,给幼子苏过写的信。文中说,这里的生蚝“食之甚美,未始有也”,并叮嘱儿子千万别告诉别人,以免其他人听说之后,到海南来瓜分美味。豁达开朗的君子人格、幽默天真的生活态度,跃然纸上,读来令人印象深刻。再如,展览以相当的篇幅呈现了苏轼的豪华“朋友圈”,这些文化巨匠作为苏轼社交网络上节点性人物,为我们展现出了世人眼中的苏轼,从而丰富了理解苏轼的层次性。
对于大多数人而言,走进故宫观看苏轼展,客观上会受到书法、诗词等方面的专业熏陶,但人们观展的初衷不见得是为了提高艺术专业素养,更多还是为了满足文化认同的需求。因此,“千古风流人物——苏轼主题书画特展”对苏轼的理解和呈现,可能更符合文化传播的规律和当代人的文化心理。文化活动本就有社交功能。在当代社会尤其是互联网和社交媒体快速发展的条件下,文化活动的社交功能更是得到进一步彰显。笔者在参观展览时,就发现数队集体观展者原来是微信“群友”,观展活动则是一次线下聚会,对苏轼了解较多的群友还主动担任了召集和讲解的任务,兴致勃勃地划着重点,指点队友欣赏展品之妙处。这些景象让人感受到,壁上的展品与观展之人隔空互动,厚重的文化情怀在不大的展厅中满溢流淌。
人们对苏轼自发的热爱,本质上反映了对中华文化的自觉和认同。这说明,苏轼作为中华文化象征,不再单纯留在古籍里、课本上或博物馆中,而是走入了当代生活。时至今日,无论是推动高质量发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还是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风险挑战,文化都已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也正有赖于越来越多地人认识到,我们自己的文化中有苏轼这样的瑰宝值得了解和珍视,并把观看苏轼展等活动纳入到日常生活,列入自己的“打卡”计划,中华文化基因的理念体系才能获得人格化的生动呈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才能具有不竭的动力,文化自信也才能真正坚定而稳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