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种笔记
“秋赏菊,冬扶梅,春种海棠,夏养牵牛”,夏日的花花草草中,牵牛花娇小玲珑,清新素雅,是颇受人喜爱的寻常野花。
牵牛花属旋花科,《本草纲目》上说:“此花始出田野人牵牛系药之用,故以名之。”俗名又叫喇叭花,因其外形像喇叭。牵牛花因总是清晨开放,午后至傍晚开始收拢、闭合,很像乡间那些早起劳作的勤劳村姑,故而乡人也昵称为“勤娘子”。牵牛花还有一个名字叫“朝颜”,顾名思义就是有着朝霞一样的美丽容颜,此名听起来清新雅致,带着浓郁的文艺范儿。牵牛花品种众多,花朵有大有小,颜色各异。
牵牛花是爬秧草本植物,身敏捷,善攀援,或者缠在篱笆上,或者爬在墙头上,或者绕在草丛里,微风过处,摇曳生姿。若是论起牵牛花最惬意的安身之所,当属乡野篱笆之上。农人围扎起来的篱笆栅栏,是守护菜园的一道屏障,也是丝瓜、黄瓜、眉豆等菜蔬的空中家园。不请自来的牵牛花,一旦将丝丝缕缕的藤蔓搭上篱笆,便铆足了劲往上攀爬,跻身于青翠蔬果之间,染绿了长短枯木干枝。随着一场夏雨的振臂高呼,牵牛花在一个清晨悄然绽放,或紫或粉,或白或红,清新脱俗,娇艳无比,颜值丝毫不逊色于丝瓜花、眉豆花。金风送爽,众花凋零,此时的牵牛花仍在枝头绽放,没有了“寄人篱下”的卑微和胆怯,俨然成为青青篱笆上的“美娇娘”,那一抹动人的明艳亮色,在秋日的无尽萧瑟之中,成为乡村篱园水墨画上的点睛之笔,让人眼前一亮,怦然心动。
牵牛花是土生土长的乡野之花,是大自然赐予乡村孩童的珍贵礼物。幼时去山冈上割草,在地上蹲久了,身上酸困,便直起腰,抬眼往前看,不远处,几朵顽皮的牵牛花,从草丛中探出脑袋,嘻嘻地笑。于是,放下镰刀,伸手摘上一朵,若是含苞欲放的花骨朵,便衔在口中当喇叭吹着玩,虽然吹奏不出曲调,却能把半开的花蕾吹得像小伞一样;若是完全盛开的花朵,便将花蕊蜜管含入嘴中吮吸,弥漫在齿颊间的点点甜蜜,是用多少钱也换不来的童年味道……
我国的传统文化之间是相互融会贯通的,十二地支与十二生肖也是相互对应的,譬如,丑对应的是牛,故而民间也把深色的牵牛花称为“黑丑”,把浅色的喇叭花称为“白丑”。牵牛花可入诗入画,也可入药,牵牛花的种子就是一味极好的中药,药名为“黑白丑”或“二丑”。
在乡间,牵牛花生长在田畴篱园,也盛开在民俗艺苑,一头连着人间烟火,一头连着七夕传说。关于牵牛花一名的由来,民间流传着多个版本,我唯独喜欢与牛郎织女有关的那一个,凄婉动人的的七夕传说,像极了婉约唯美的牵牛花。传说中每年七夕,天上的牵牛星都要和织女星在鹊桥相会,此时正是喇叭花盛开的季节,牵牛星就用喇叭花吹奏着乐曲来迎接织女星,这样一来,牵牛星和喇叭花也就融为一体,人们又叫它牵牛花。唐代诗人李白曾写诗赞曰:“素面倚栏钩,娇声出外头。若非是织女,何得问牵牛。”宋代诗人杨朴的《七夕》一诗中写道:“未会牵牛意若何,须邀织女弄金梭。年年乞与人间巧,不道人间巧已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