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览会
故宫太和殿在明清时期是帝王举行国家重要典礼的场所,其建筑技术、艺术及文化是我国古代宫殿建筑的典型代表。太和殿有着诸多不为人知的秘密,位于屋顶里的镇殿符板就是其中之一。符板位于藻井之上,与帝王宝座上下呼应。符板宽约23厘米,高约37.5厘米,为梨木制作而成,前面还有香炉、烛台、灵芝等供器。根据清代宫廷《造办处各作成做活计清档》记载,此符板作为镇殿神符,于雍正九年(1731)八月十二日安放。而在此之前,雍正帝患重病,江西龙虎山道士娄近垣在故宫钦安殿设坛礼斗,以符水驱邪方术,使其病症缓解。雍正帝对神符的“功效”深信不疑,下令安放符板,希望借助符板的“神力”来消灾驱邪,并巩固他对天下的统治。
太和殿符板正面从上到下分为4层,前三层属于佛教内容,第四层属于道教内容。最上面一层为“佛说大威德八字秘密心陀罗尼”经咒,该经咒认为文殊菩萨能够护佑皇帝统治的国土安宁,各种灾祸自然消除,皇帝及其家人平安吉祥。第二层为12位尊神的名字,这些尊神均源于东晋时期天竺藏佛经《佛说灌顶经》,且文中载有“若有邪神恶鬼往来入宫宅中者,见此神王名字镇函之处,莫不退散驰走者也”,可说明这12尊神的主要作用是镇殿护宅。第三层由左、中、右3部分组成,左边为大白伞盖心咒,中间为十相自在牌,右边为六字真言咒,三者在佛教中均被认为具有消灾解难、遇难成祥的功效。第四层为道教的璇玑八卦图,含八卦图与北斗九星。其中,八卦图在道教中代表宇宙万物,北斗九星即北斗七星(天枢、天玑、天璇、天权、玉衡、开阳、摇光)加上辅、弼二星组成,在道教中掌管世间之厉鬼,被认为是控制人寿命的神符。符板背面刻有道教“太上秘法镇宅灵符”字样,下面有灵符72道,内容主要为驱鬼、祛病、保家、长寿,富贵等。这些灵符源于明代官修道藏《正统道藏》洞真部神符,可认为是雍正帝消灾驱邪,迎祥纳福相关的72个愿望。
太和殿的镇殿符板属于我国古代镇物之一。镇物又名“厌胜物”,属于我国民间传统驱邪避灾习俗中的常用器物,用镇物驱邪避灾是使用者基于主观愿望,用某种物件来制胜所厌恶的人、物或鬼怪的做法。如北宋政治家王安石创作的七言绝句《元日》中“千户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其中的桃符就是用来辟邪纳福所用,因而属于镇物。当镇物用于建筑上时,可表达对建筑及建筑使用者消灾驱邪的愿望。如紫禁城古建筑屋顶两端的螭吻就属于克火的镇物。太和殿符板上的佛教经咒和道教灵符内容均表达了镇物的思想。其中,佛教认为或持有经咒或反复诵读经咒,可消灾避难。如唐代佛教类书《法苑珠林》卷六十之《咒谷子种之令无蠡蝗灾起陀罗尼咒》载有“若欲种时,取种子一升,咒二十一遍,以谷著大种子之中种之,终不被虫食,无有灾蝗”,即使用经咒来防止蝗灾。另灵符属于道教的符箓。符箓一般由“图、字、符号”组成,雕刻于木板上或书写于纸上,然后放在特定位置,或者烧之,以达到祛灾祈福的目的。道教镇宅灵符的主要目的是驱除鬼魅妖魔。如成书于唐宋时期的敦煌写本宅经之《护宅神历卷》载有各种护宅神符,并解说“病患,此神符镇四角,除云(去)百鬼,万恶逍(消)除”,可反映灵符的镇宅功能。
从科学角度讲,太和殿顶棚内的镇殿符板安放缺乏客观规律依据,且其内容属于鬼神信仰,因而不具有科学价值。关于雍正帝自认为因“灵符”而病症减轻的情况,分析认为其主要原因在于雍正帝信奉道教,喝下道士娄近垣提供的“符水”后,形成鬼魅已脱身的心里意识,因而自认为身体变好,这在某种程度上类似于现代医学的心理疗法,而符箓本身并不具有医疗作用。类似的,符板上刻画的强化皇权、消灾驱邪、国泰民安的镇物图纹也并不能产生实际的功能,仅代表古代帝王的个人祈愿。可以认为,符板是封建社会生产力水平较低、古人对社会发展客观规律认识局限性的体现。
从文化角度讲,太和殿的镇殿符板内容体现了我国古代佛教、道教、儒家思想,以及上述思想与古代民间信仰的结合,文化内涵丰富。儒家思想的“明德至善”,道家思想的“天人合一”,以及佛家思想“普度众生”均在符板内容中得以体现。太和殿顶棚内安放符板的做法与我国古代民间传统镇宅民俗相似,均为采用镇物来表达驱邪纳福的愿望。此外,太和殿符板还是解读清代政治文化的重要工具。由上可知,太和殿的镇殿符板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
(作者系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