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史话
西汉成帝的时候,汉代出了一位优秀的农学家,他的名字叫氾(fán)胜之,被认为是汉代最具影响力的农家人物。
氾胜之的先人本姓凡,后来为了躲避秦乱,迁往氾水,因此改姓氾。氾水是济水的支流,流经今天山东曹县和定陶县,现在一般认为氾胜之是山东曹县人。氾胜之在家乡的时候,对农作物的生产、栽培等非常精通,有着丰富的农业知识和经验。他步入仕途后,在汉成帝的时候,做过议郎,议郎这个官职在当时相当于今天的技术顾问、参谋一类。因为氾胜之精通农业,所以他很可能就是一个以农业技术为主的技术顾问。后来,他被朝廷派到三辅,也就是今天陕西省的中部地区,管理农业,教农民种田,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当时喜欢农学的人都尊他为师。后来他被提拔为御史,就很有可能是因为推广农业有功。
在总结前人农业生产经验的基础上,氾胜之结合自己在三辅教田的实践,写了一本农学著作,这就是《氾胜之书》。这本书已经失佚了,但通过一些材料,我们可以对书的内容有所了解。《氾胜之书》不仅提出了耕作的总原则,也对具体的耕作技术进行了总结。在耕作的原则方面,氾胜之总结为“趣时、和土、务粪、务泽、早锄、早获”12个字,“趣时”说的是耕种农时的选择,不能太早,也不能太晚,只有“耕得其时”,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和土”说的是土壤改良措施,即利用耕、锄、平摩等方法使土壤松软细密;“务粪”说的是施肥的方法,具体记载了基肥、种肥和追肥3种方法,其中关于追肥的记载在中国文献上是首次出现;“务泽”说的是灌溉的方法,对农作物的灌溉次数和用水量都进行了说明;“早锄”说得是要在间苗、除草等农务上早行动;而“早获”说的是有些农作物要早收获,不然会遭受损失,比如大豆,要是等豆粒掉落的时候再收割,收获就要受到影响,所以大豆是收获之后,在谷场上成熟的。
在具体的栽培技术上,氾胜之总结了13种农作物的栽培技术,其中有粮食,如黍、禾、麦、稻等;有蔬菜,如瓜、瓠、芋等;还有桑、麻等;这些作物的栽培方法又都遵循着“趣时、和土、务粪、务泽、早锄、早获”的总原则,充分体现出当时农作物种植的先进水平,而氾胜之在书中记载的溲种法、选种法、稻田用控制水流来调节水温的方法等则标志着当时农业技术的进步。比如选种法,氾胜之认为大种才能结大果,所以他提出的选种标准就是“大”。而且认为不同的作物得到大种的方法不一样,对于瓠,可以通过嫁接的方法得到;对于麦与禾,可以在它们成熟之后,选取大的穗来作种。
氾胜之最为人称道的是,他总结出了一个新的耕作方法——区田法。所谓区田法,就是把土地分成若干个小区,做成区田。在每一块小区的四周打上土埂,然后在中间开深沟或者挖坑,用点播的方法种植农作物。在种植之前,要调和土壤,来增强土壤的保水保肥能力,还要用肥料和可防虫的物质处理种子,也就是溲种,再加上注意除草、灌溉等事项,大大提高了粮食的产量。
区田法对后世的影响很大,从汉代开始,不断有人推行。魏晋南北朝时期,西兖州刺史刘仁之就进行过区田实验,结果取得了很好的收成。一直到清朝时,仍然有人提倡区田法,甚至在解放后的陕北地区,农民还保留着这种耕作法。
《氾胜之书》被认为是汉代最好的农书。东汉的经学大家郑玄在注解儒家经典的时候,经常反复引用《氾胜之书》中的内容。唐代的学者贾公彦也说过:“汉时农书有数家,胜为上。”《氾胜之书》可以说是一部总结2000年前我国农业的伟大著作。在它之后,要再过500多年,我们才能看到又一部总结性的伟大农学著作——被称为“农业百科全书”的《齐民要术》。
作者系济南中华文化学院(济南社会主义学院)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