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繁育状态下,虎斑乌贼长至500克即可上市。 受访者供图 |
近日,在浙江象山县来发水产育苗场内,呈乳白色的小乌贼像硬币般散落在水泥养殖池中。这是该育苗场不久前新投放的一批虎斑乌贼幼苗。
“到今年8月份左右,它们就会被送上宁波人的餐桌,甚至运往外地。”象山来发水产育苗场负责人黎盛告诉科技日报记者,在宁波大学研究团队的帮助下,苗场今年再度改良了饵料选用、优化了分级措施,成活率大大提升。
浙江宁波临近东海,水产捕捞业因海而兴。乌贼曾是东海四大主捕对象之一,但因过度捕捞和环境问题数量锐减。其中,口感甚佳、深受市场欢迎的虎斑乌贼更一度绝迹,当地试图突破虎斑乌贼人工养殖这一技术难题。
不久前,宁波市科技局和宁波大学共同发布消息,2014年至2019年,宁波大学课题组团队累计育出体长2厘米以上的虎斑乌贼苗种120余万只,养成500克以上商品虎斑乌贼11万只,创造了国内虎斑乌贼人工养殖数量最多,单体最大的历史纪录,在世界上首次实现该物种的规模化苗种繁育与养殖。
凭借人工育苗 虎斑乌贼回归东海之滨
早在2011年,“虎斑乌贼的人工育苗与试养技术研究”就已是宁波市科技局的择优委托项目。该项目由宁波大学承担,联合相关水产养殖公司,在该校蒋霞敏教授的带领下,项目组深入福建、广东、海南等地,摸清了虎斑乌贼的繁殖规律。
“虎斑乌贼在东海基本没了踪迹,人工繁育需要从南海先引种,而乌贼又有喷墨习性,性成熟个体在运输过程中喷墨会互相损伤,很难养活。”蒋霞敏介绍说。
为此,项目组选择将虎斑乌贼的亲体留在广东、福建的养殖基地,直接在当地催产受精卵,再把受精卵用尼龙袋充氧打包运到宁波孵化。经过长期试验,研究人员逐渐掌握受精卵适合运输的时间段,以及运输过程中的密度、盐度、温度等细节变量。
蒋霞敏说,研究团队经过不懈努力,2013年,在宁波大学实践教育基地——舟山市水产研究所朱家尖基地人工繁育出了体长为2.1—3.1厘米的乌贼苗种3.6万只,这意味着虎斑乌贼在水泥池试养成功。
宁波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实现乌贼产业化养殖对当地而言很有必要,科技局鼓励蒋霞敏团队尽力破解技术难题、勇于试错,现在看来,项目组不负众望。
据了解,项目组还试验了不同养殖模式,持续扩大虎斑乌贼苗种培养的规格,在水泥池、土池和网箱养殖中均获成功,成活率也不断提高。其中,水泥池养殖成活率可达65%,网箱成活率可达70%左右。
市场一路走俏 向全人工养殖技术进阶
“2014年,在宁波市科技计划重大专项连续支持下,我们联合宁波市海洋与渔业研究院、宁波天邦食品有限公司、象山来发水产育苗场等单位开展产业化探索。”蒋霞敏说,对养殖户而言,该技术投入与产出比约为1∶3,且养殖过程中乌贼的抗病能力强,养殖收益很可观,目前已在浙江、福建、广东等地推广。
“野生虎斑乌贼通常可长至5000克左右,但肉质硬,人工繁育状态下通常约4个月可长到500克,即可上市,且口感脆生,更符合老百姓的口味。”蒋霞敏介绍说,随着虎斑乌贼养殖数量增多,还可以在禁渔期丰富老百姓的菜篮子。虎斑乌贼上市价格一般在每500克60—80元左右,产业化前景非常好。
据了解,人工繁育的虎斑乌贼上市,也给蒋霞敏团队带来了新的难题——苗种供不应求、产业化受到制约。研究团队决定突破“异地受孕+远程运输+本土繁育”的方式,开展全人工规模化繁育养殖。
“乌贼人工繁育之所以难,不仅因为其养殖技术独特,更因为我们对乌贼相关信息生物学了解还不够全面。”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研究员陈四清表示,蒋霞敏团队经过多年研究,破解了虎斑乌贼大规模人工繁育问题的同时,还从学术上对该物种的生物学信息进行了完善。
宁波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科技局将联合多部门,参与支持虎斑乌贼破解种质退化、全人工繁育等技术难题的攻关,加大虎斑乌贼苗的供应力度,提升当地乌贼养殖产业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