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到科研经费“包干制”,引发了科研人员的广泛关注。这些年来,如何让科研经费既管理得当,又能给它的使用“松绑”,一直是教育界、科技界代表委员最关注的问题之一。
坊间有许多玩笑话流传甚广,比如要做科研先学会做“预算”,又比如那句广为流传的“科学家要多学习财务知识,如果能精通会计业务就更好了”。段子虽然有夸张的成分,但是繁琐的财务工作确实在一定程度上耽误了科研工作的进行。
这次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到,要充分尊重和信任科研人员,赋予创新团队和领军人才更大的人财物支配权和技术路线决策权;进一步提高基础研究项目间接经费占比,开展项目经费使用“包干制”改革试点,不设科目比例限制,由科研团队自主决定使用。
近年来,针对科研经费管理问题,中央和国家层面都已经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文件政策,《关于改进加强中央财政科研项目和资金管理的若干意见》《关于进一步完善中央财政科研项目资金管理等政策的若干意见》《关于优化科研管理提升科研绩效若干措施的通知》等,都是为了深化科研经费改革,激发科研人员的积极性。
这些政策在很大程度上精简了过程检查、赋予科研人员更大技术路线决策权等多项措施,切实减轻了科研人员负担。
现在,“包干制”第一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更是让人们对科研经费的彻底“松绑”充满期待。科研经费“包干制”可以使科研任务与经费直接挂钩,技术责任和经济责任都更加明确,科研课题的效率或将大大提高。从另一个层面讲,它尊重科学家的同时,又进一步体现知识的价值,使科研单位和科研人员有可能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获得较多的经济利益。
好政策有了,如何落实是关键,经费管理如何与科研规律完美结合是关键。
新的时代背景下,我国科研能力不断提升,研究领域不断扩大,科研项目从经费和数量来看都呈倍数增长,科研方式也由单一、分散、自由向团队化、联合攻关转变,一大批建立在跨学科、跨单位基础之上,对学科发展和中国社会变革具有重要意义的项目开始实施,这些都对科研经费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包干制”提供了新的方向、新的可能。
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要在推动科技体制改革举措落地见效上下功夫,决不能让改革政策停留在口头上、纸面上。经费管理制度的改革正是关键一步。
对科研人员来说,“包干制”是尊重,是信任,亦是鞭策和激励。在“包干制”落实的过程中,科研人员若能真正做到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所说的那样——潜心向学、创新突破,那真是国家之幸、人民之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