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空间
本周二,《流浪地球》票房正式突破25亿元,进入国内最卖座影片的前十名。其实早在点映阶段,抢鲜收看的电影科研人员、航天工作者等专业群体就给予了如潮好评,正式公映后,在豆瓣上的评分、口碑也都属上乘。对于一部科幻片,其成绩已大大超出预期,高扬起了“中国科幻电影元年”的大旗。
然而,随着口碑的发酵,比电影更科幻的一幕上演了。围绕片子质量是好是坏的争执不断激化,火药味甚浓,甚至殃及豆瓣电影这一评分平台。眼看评分从8.4变为7.9,愤怒的“球粉”(《流浪地球》粉丝)甚至冲到各大应用商店,给豆瓣App打出了一星差评。
在受众群中造成如此激烈的对抗和撕裂,《流浪地球》引发的反响的确不多见。支持的一方很好理解,每个走进影院的人都会震撼于视效和特技,导演郭帆带领团队四年磨一剑,沿用好莱坞级别的行业标准和技术手段,电影场景恢弘、制作精良。观影过程中,观众不仅能清晰感受到影片制作的良心,还会在“带着地球去流浪”的基础设定和男主角刘培强父子身上感受到中国人非常熟悉的家国情怀。此外,主创团队在解决以往普遍存在的“中国人拯救世界”的违和感问题上狠下了一番功夫,力求观众可以自然带入。
但和拥护者强调技术奇观不同,不喜欢这部电影的人把重点放在了影片的剧情硬伤和价值观上。日常设定交代不清、科学漏洞、剪辑混乱、台词口型对不上等——被情节密度推着走的观众当时看得很爽,回家再想却发现好多地方禁不起琢磨。
至于价值观层面的拉扯,几乎是优秀国产片的宿命。电影相对成功地再现了大刘科幻的气质,冷冽、残酷、某种最高目标指引下的艰辛和牺牲,这是后者创作的经久母题,但其价值取向并非人人买单。在保留原作科幻想象的丰富细节、人的复杂、故事线的完整上,电影缺憾不少。在情感调动上,电影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自救代之以偏向民族主义的唤起,更是留下最受诟病之处。
不过,好不好看、喜不喜欢见仁见智,对电影进行任何角度的解读都是观者的权利,但大量的情绪缠斗、左右站队无疑是一种浪费,对不同意见喊打喊杀、以电影评分论爱不爱国则更是伤害。无论是电影还是其他,在合格的公共讨论中,党同伐异、非黑即白最要不得。就像对原著作者刘慈欣“以一己之力将中国科幻小说提升至世界水平”的褒奖一样,《流浪地球》在科幻类型大片的探索和完成度方面,也是国内电影工业从0到1的突破。电影把科学的浪漫久违地带到大众领域、让科幻有了一席之地,国内电影工业在公认难度最高的科幻灾难片上也终于有了拿得出手的尝试,这种尝试可以不喜欢,但不能不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