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爱平
“科研任务重、工作任务多、精神压力大,导致科研工作者没有时间锻炼,或者偶尔才会锻炼,长此以往,他们的身体状况就有可能处于亚健康状态,甚至带病工作。一颗颗科星的陨落,无不在提醒科技工作者,健康警钟需长鸣。”
11月4日,我国粒子天体物理和空间探测领域杰出专家,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原党委书记、副所长、研究员王焕玉,在作学术报告的过程中,突发心脏病,经抢救无效,不幸去世,享年64岁,令人痛惜。
更令人悲痛的是,近年来,有多位知名的科技工作者英年早逝。59岁的著名反病毒专家王江民、36岁的清华大学电机与应用电子技术系讲师焦连伟、46岁的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教授高文焕、36岁的浙江大学数学系博士生导师何勇、38岁的中国科学院研究员胡可心……这份长长的早逝科技工作者名单令人痛心。
长期以来,科技人员的健康状况不容乐观。一项中国科协的调查结果显示:四成科技工作者患有某种类型的常见疾病,三分之一的科技工作者存在长期身体疲劳或腰背酸痛等亚健康症状;近三成的科技工作者从不参加体育锻炼,科技工作者群体中的体育人口比例不到四分之一。
实际上,早在2005年,人们就开始关注高知高薪不高寿的“中关村现象”。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这种现象愈演愈烈?大量研究证实,在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中,内因的作用并不是主要的,只占15%,而外因却占85%,其中社会因素10%、医疗因素8%、气候地理因素7%,而个人生活方式、行为习惯占60%。
深究背后的原因,会发现工作任务繁重、生活没有规律、长期紧张生活、持续的疲劳状态,是很多科技工作者的日常。
根据近日中国科协发布的《第四次全国科技工作者状况调查报告》,我国科技工作者超时工作情况有所加剧。科技工作者总体平均每周工作49.7小时,比法定劳动时间多24.3%,比2008年的47.3小时和2013年的48.8小时有所增加。
科研任务重、工作任务多、精神压力大,导致科研工作者没有时间锻炼,或者偶尔才会锻炼,长此以往,他们的身体状况就有可能处于亚健康状态,甚至带病工作。
一颗颗科星的陨落,无不在提醒科技工作者,健康警钟需长鸣。健康状况的改善,要从自己做起,有健康意识、预防意识,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定期体检。
这也无不在提醒相关部门和相关单位,给科技工作者松绑,切实关注科研人员的切身利益,关注科技工作者们在科技创新活动中的焦虑,关爱科技工作者的身心健康,并落到实处,比如改变片面将论文、专利、资金数量作为人才评价标准的做法。防微杜渐、防患未然,才能从源头上改善科研人员的健康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