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9月27日 星期四
“科学精神中国行”大型公益活动启动
《科技日报》《知识分子》共同主办“科学精神在中国”论坛

    本报记者 刘园园

    到底何为科学精神?科学精神的核心要义是什么?如何让科学精神在中国这片古老的土地上蓬勃生长?

    9月26日,由《科技日报》和《知识分子》微信公众号共同主办的“科学精神中国行”大型公益活动正式在京启动。与启动仪式同期举行的“科学精神在中国”主题论坛上,中国科学院院士潘建伟、人民日报前副总编辑谢国明、光明日报前副总编辑刘伟、北京大学教授饶毅、科技日报总编辑刘亚东等科学界和媒体界多位知名人士齐聚一堂,各抒己见,分享了他们的独到见解。

    “批判质疑是其精髓”

    “什么叫做科学精神?我觉得科学精神最重要的地方在于其出发点是没有功利的。”潘建伟从量子物理科学家的角度作出回答。

    在潘建伟看来,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客观上也造成国内急功近利的文化氛围。他回忆说,自己刚刚回国时搞量子信息,很多人都说这是伪科学、不靠谱。但是后来这个领域慢慢发展起来,很多本来完全不搞量子信息的人,也开始投入到这一研究领域。

    “这说明很多人确实把科学当作功利的职业与谋生手段。”潘建伟说,浮躁的氛围让人难以潜心做事,也很难在创新上更进一步。

    在刘亚东看来,科学精神有着非常丰富的内涵,而批判质疑是其精髓。

    “科学发展的一个最大特点,就是在不断的自我否定中前行。”刘亚东解释说,从地心说到日心说,从牛顿经典力学到爱因斯坦相对论,再到量子力学,每一种重大科学理论的诞生都不是水到渠成的自然演进,而是新理论对旧理论的颠覆和革命,常常伴随着激烈的对抗和冲突。

    刘亚东认为,科学的发展须臾离不开批判质疑,但普遍而言,中国科学界缺乏这样的学术文化,显性的舆论和隐性的氛围都不鼓励批判质疑。

    “一方面,我们的科技工作者缺乏批判质疑国内外同行的能力和勇气;另一方面,又缺乏接受他人批判质疑的气度和胸怀。”刘亚东以科技界的现象举例说,这也表明了弘扬科学精神在中国的必要性、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  

    “守住科学精神的底线”

    如鲠在喉、不吐不快。谈到科学精神在中国的现状,刘伟如此形容。

    “实事求是地说,科学精神在中国确实没有很好地扎下根来,没有成为塑造我们民族品格的基因。”谢国明也“不客气”地说,当下国内违背科学精神的现象俯拾皆是,即使在科学界也是如此。

    从“未发现主观造假”的韩春雨事件,到女儿疼、扎妈妈的“量子针灸”,科学精神的缺失确实是中国的顽疾。关键在于,如何让它在中国真正得到广泛弘扬?

    饶毅认为,最基本的就是守住科学精神的底线,让其不再滑坡。他举例说,国内有的教授发表的论文存在明显作弊行为,但却没有得到应有的惩罚。如此一来,作弊者就可能成为其他人效仿的对象。

    对此,饶毅建议可以设置一个全国性的机构,专门处理触犯科学精神底线的各种诚信问题。一旦出现类似问题就要求相关机构严肃处理,否则对整个机构进行惩罚,比如停止发放科研基金。

    谢国明在演讲中谈道,在中国弘扬科学精神,一要防止蒙昧主义和神学迷信,二要防止技术至上和科学主义。

    他解释说,蒙昧主义和神学迷信在中国根深蒂固,诸多成功人士拜骗子为大师、地方官员将魔术当成神迹都是其体现。技术至上和科学主义是对科学技术进行夸大以至于成为荒谬。比如,有人在法庭上高喊“技术无罪”,还有人把大数据的作用说得神乎其神。

    “科学精神不仅仅是科学家才具备,也不是科学家的专利,科学精神应该是一个文明国家公民所必须具备的精神。”刘伟认为,在当下中国弘扬科学精神、提高公民素质十分必要和迫切,这既是知识分子的责任,更是媒体人的责任。

    英格索兰(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亚太区企业传播与公共事务副总裁邓宁从企业角度介绍了追求科学精神对企业创新的推动作用,并表示企业也可以在传播科学精神方面肩负起社会责任。

    (科技日报北京9月26日电)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