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北京9月26日电 (记者付毅飞 实习记者于紫月)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副主任林西强26日透露,我国正在建设的空间站舱内、舱外均可支持开展空间应用,而且应用载荷可在轨更换。仅从首次入轨携带规模看,相比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提升10倍以上。
林西强表示,为此我国在原空间应用系统基础上,又增设航天医学实验、航天技术试验等多个应用领域,调动国内外一切力量并行展开研究工作。工程总体还成立了载人空间站工程任务规划专家委员会,全面负责相关空间应用项目的遴选把关。
林西强介绍了我国空间站阶段开展空间应用的目标:在基础研究方面,取得一批具有国际重要影响的科研成果;在航天技术和航天医学研究方面,产出一批占领航天科技制高点的理论成果,使中国人在太空飞得更远、飞得更久;在科普文化教育方面,持续激发青少年探索未知世界的热情,积极服务创新型国家建设;在服务国计民生方面,更大规模地支持与空间相关的产业经济发展,支撑国家重大战略与发展规划;在国际合作方面,以积极开放的姿态与世界各国开展交流与合作,服务“一带一路”倡议,积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据悉,我国空间站计划于2022年前后完成建设。目前,空间站任务主要系统关键技术攻关已完成,空间站核心舱初样阶段研制接近尾声,计划年底前完成转正样阶段评审工作;实验舱I和实验舱II正在进行初样阶段结构热控舱总装工作;航天员系统乘员产品、舱外航天服正在开展初样研制工作,航天员出舱活动水下验证等地面试验正按计划进行。
根据飞行任务规划,空间站工程分为关键技术验证、建造和运营3个阶段实施。林西强说:“关键技术验证阶段安排了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首飞、试验核心舱发射等6次飞行任务;空间站建造阶段安排了实验舱I和实验舱II发射等7次飞行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