峥嵘岁月,六秩如歌。9月26日,奋战在田间地头的老中青三代科学家齐聚一堂,共庆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甲子华诞。
“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伟大事业,我院的科学家既仰望星空,又脚踏实地,不忘初心,砥砺前行。”院长李成贵在会上不无感慨。
六十韶华,留给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的不仅仅是一代又一代“农科人”的记忆,更多的是澎湃不息的创新律动。
从建院之初的“提高北京粮食自给率”,到改革开放时期的“开启各项育种创新的大门”,到新世纪伊始的“解决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中的关键技术问题”,再到目前的“促进农业现代化绿色发展”,从研究菜到以创新科技成果为己任,北京市农林科学院一直蹈机握杼。
用“育种创新”占领科研高地
近日正式开馆的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展馆吸引了前来参观学习的中外人士的目光,一幅幅泛黄的照片和留存至今的“老物件”向外界昭示它的悠久和传承。
生于1975年的“黄早四”是我国玉米育种和种子生产材料的“肇始”,而今这个玉米家族已经在“一带一路”沿线的诸多国家生根发芽。
“这是‘京科968’,这种玉米高产、优质、抗多种病害、适应性广;这个是‘京科糯2000’,占到全国糯玉米种植总面积的一半左右。”说起玉米,玉米研究中心主任赵久然如数家珍。
在第一张西瓜全基因组序列图谱问世以前,科学家们想要获得西瓜的优良品种,只能靠运气。
蔬菜中心主任许勇和他的团队通过基因组序列图谱的研究,打开了西瓜生命活动的“黑匣子”,可以很容易地获得西瓜的抗病、甜味等性状,“京欣”系列西瓜品种在华北、华东等主产区占有率已达到60%以上,并深受消费者的喜爱。
1983年5月,“北京市农业科学院”改称“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围绕提高北京粮食自给率,解决吃菜难、吃果难、吃肉蛋奶难、吃瘦肉难等问题,该院的科研人员开展了一系列科学攻关。
采用“花粉培养”生物技术育成的“京花一号”冬小麦新品种,在世界上率先推广应用于生产,获得市政府特等奖。
2013年,在杂交小麦研究中心主任赵昌平的带领下,由我国独创的二系法杂交小麦技术体系率先取得重大突破。目前,已审定的“京麦6号”每亩可增产15%以上。全国小麦一半种它,就能多养活三千万人口。
从育种到基因研究再到农业信息化,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瞄准世界农业科技前沿,不断抢占创新制高点,成为引领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一支先行军,不仅为北京种业之都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也为扛起民族种业的大旗贡献了力量。
携“菜篮子”打造科技惠农梦
2038万人口,340万亩耕地,农业占GDP比重不足1%;大都市,小郊区;人口多,资源少——这就是北京农业的现状。向着应急保障、科技示范、生态休闲等功能发展,是北京农业发展的定位,更是北京上上下下的共识。
“国际型大都市要发展国际水平的都市型现代农业。基础是必须以科技为第一要义,在有限的资源中实现最大产出比,从而真正体现‘服务首都、富裕农民’的战略目标。”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党委书记高华回忆起在京郊建立科技示范基地的初衷。
从2012年开始,该院正式实施“科技惠农行动计划”。通过“1+3”模式,即搭建一个三农科技服务平台,建立高效机制、建设专业服务队伍和实施惠农工程,面向京郊开展科技服务和成果示范推广。
2015年,针对郊区技术需求,又推出“双百工程”,即在3—5年形成百名专家服务队伍和百个以上的亮点基地。
“我们在京建立示范基地140余个,辐射基地300多个;在京外建立示范基地130多个。创建了第一个‘国字头’精准农业研究基地。”李成贵告诉科技日报记者,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的技术扩张已辐射到了全国,累计推广新品种500多个,推广新技术400余项,创造经济效益近百亿元。
为科体改革与成果转化探路
近年来,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成果转化成绩斐然。
赵久然说:“我们最希望看到的是将新品种推向生产,实现更大社会效益。玉米新品种开发联合体让参与单位优势互补,一年就实现了60万亩到600万亩的跨越式发展。”
该联合体由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联合5家企业发起成立,创新了产学研用合作机制。初步选中的杂交组合需要很多实验,可以交给联合体里的公司,企业看好后,就可提前产业化,让新的良种源源不断。
在利好的科研创新环境下,人才创新与科体改革的活力也在逐步被释放。
于201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的赵春江组建了全国最大的农业信息化专业研究团队,其研发的农机北斗自动导航与测控技术打破了国外垄断。目前,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已成为我国智慧农业的先行者。
今年,根据《北京市科研机构专业技术职务自主评聘管理办法》,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成为首批获准开展职称自主评聘的两家机构之一。
“扎实推进人才强院战略,大力优化人才结构,是奋力开创全院人才发展新局面的重要方面。”在高华看来,辉煌成就的背后离不开一代代科研人的努力,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要继续聚天下英才而用之,以创新驱动发展,以创新赢得未来。(科技日报北京9月26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