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渊杂谭
杨 仑
生书熟戏,听不腻的曲艺。逛茶馆、戏园子,曾称得上中国人最喜爱的消闲方式之一。从唐代的市人小说、宋代的瓦肆勾栏再到老北京旧上海的天桥、戏园子,这里名家辈出、佳作迭现,在民俗文化的历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如今,满足人们耳目视听之余,一些颇具趣味的新技术也正应用到剧院和舞台之上。近日,上海大剧院就推出了建设未来剧院的计划,智能化的流程体验结合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让人有了些许期待。
曲艺与技术擦出火花,其实古今中外都并不稀奇。南宋时期的“说话”艺术、鼓子词,很大程度上受益于印刷术的进步;评书、大鼓书等曲艺,则借助广播技术的发展,传遍了千家万户。前些年,西班牙的一家喜剧俱乐部引入了面部识别系统,按观众发笑次数计费,不仅饶有趣味,还带来了票房收入的提升。
但作为视听类节目,曲艺也曾给观众留下不少遗憾,比如袁寒云饱含身世家国之悲的《千忠戮》、老一辈艺术家的表演艺术等,由于所处年代技术水平的限制,许多都没能保存下来,令人唏嘘。而得益于电影、录音录像等技术的发展,我们才有机会在多年之后依然能看到谭鑫培的《定军山》,看到梅兰芳的《贵妃醉酒》。刚刚辞世的评书表演艺术家单田芳先生,早年间曾在电视台录制电视评书《薛家将》,这样的表演形式令人耳目一新,让习惯于听“匣子”的观众有了更好的体验,也让评书艺术走进了千家万户。
如今,伴随着影音视听技术的空前进步以及互联网时代带来的无限可能,曲艺、舞台表演等有了更为广阔的施展空间。一系列以音频为特色的APP不断涌现,也唤起着人们对曲艺节目的回忆与热爱。
曲艺的生命力来自观众,来自时代的力量。当下不少曲艺形式、舞台艺术都面临着失传的风险,其实,人们对曲艺等传统文化的期待绝不仅仅是保存,而是希望这些历史悠久、各有所长的艺术形式能够在新时代散发出更大的活力。一方面,曲艺本身要在内容、表演形式上不断创新,以满足新时代观众的多样需求;另一方面,以曲艺为代表的传统文化艺术,也当拥抱新技术,赶上时代的发展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