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6月15日 星期五
天价陨石砸中科学精神缺失痛点
杨 仑

众说科学精神

    “面对这些套路老掉牙的炒作行为,应该反思的是为何人们会照单全收?被陨石砸中的,不止是‘圈里’的一地鸡毛,还有科学精神缺失的痛点。科学精神要求合理的质疑,不盲从、不偏信。独立思考使疑问得到解决,认识也就得到提高。”

    在收藏圈,类似一夜暴富、捡个大漏的清秋大梦,不少人都做过。吃过亏上过当,摸爬滚打多年,人们总算有了些许警惕性。没想到,与之颇有几分类似、原本小众的“陨石圈”,又被“砸”到了人们面前。

    据媒体报道,云南某村村民热衷于寻找前些时候落下的陨石。有幸捡到陨石的农民干脆坐在家中待价而沽,非百万元不卖。舆论一片沸腾,津津乐道地介绍着某某陨石拍出了一克贵于黄金万倍的故事,羡慕嫉妒恨之情溢于言表。吃瓜群众们目瞪口呆,仿佛窥到了发财门径。玩收藏的老鸟却没准正嗤之以鼻:这套路都是哥玩剩下的。

    譬如,高明的假画贩子会自费几万元出版一套画册,为手中的赝品背书,从而实现一本万利之目的。陨石圈也许是一样。当普通人在网上搜索陨石时,呈现的图片、科普文章,不少内容是不法分子提供的,并以拍卖公司的身份邀约,热衷于一夜暴富者被忽悠得五迷三道之后,乖乖地缴纳管理费、鉴定费、上拍费等等,最终落得个被骗的下场。

    事实上,地球上绝大多数陨石都在荒无人烟的沙漠、荒原当中,即便人们拿到了陨石,也要根据陨石不同等级、新鲜程度来区分价格。绝大多数“天外来客”的身价极其低廉,一块品相好的阿根廷铁陨石吊坠,市场售价不过100—200元。

    回想一下过去的热点新闻,是不是觉得上述情况有些似曾相识?比如身价百万的兰花、爆浆满天星的手串、四棱狮子头的核桃……

    这个名单还可以一直列下去。当那些高大上的名称用得差不多时,还会出现新坑老矿、波罗的海上等货等等细分领域。究其目的,就是要把成吨趸入的货色,用戥子按克卖出去,收割一波钱财而已。其真实价值几何,值得商榷。

    陨石事件也是如此。在国内专家未鉴定、国际组织未命名之前,是谁开出的百万价码?又是谁蠢蠢欲动,利用信息不对称的“优势”,准备把水搅浑?

    毫无疑问,陨石具科研价值。但炒作陨石,误导他人通过陨石一夜暴富,最多不过是给不靠谱的“梦想”披上了科学的外衣。之所以把科学事件演变成玄学案例,无非是孔方兄作怪的缘故。科学永远不是玄学。

    面对这些套路老掉牙却依然奏效的炒作行为,应该反思的是为何人们会照单全收?被陨石砸中的,不止是“圈里”的一地鸡毛,还有科学精神缺失的痛点。科学精神要求人们对事物有合理的质疑,不盲从、不偏信;不被魅惑、蒙蔽。独立思考使疑问得到解决,认识也就得到提高。正如南宋时理学家朱熹所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

    真的能长进吗?那得看科学精神这门课补得怎么样了。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