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中国 |
事实证明,“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只是一厢情愿,“向海而生”的山东还需要更多实质性动作换取海洋产业的“开花结果”。
本报记者 王延斌 通讯员 马文哲
在近日举行的山东海洋强省建设工作会议上,山东省委书记刘家义用“万里海洋千年睡”来形容本省海洋资源的现状,他敦促在座的涉海部门,“要通过海洋强省建设,把海洋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高质量发展优势、可持续发展优势,彻底改变‘万里海洋千年睡’的状况”。
这句话指出了问题的核心。山东用占全国1/6的大陆海岸线,贡献了全国1/5的海洋GDP,自然禀赋全国第一;同时,山东半岛聚集了21位海洋界院士,40%的海洋科研人,承担了国家近一半的海洋类“973”“963”计划项目。
但与巨大的自然禀赋和科研实力不相符的是:山东海洋类高新企业仅有300多家,不到全省高企数量的10%,海洋新兴产业仅占全省海洋GDP的18%。
如何将强大的海洋科研优势转化为看得见的产业优势,是摆在“蓝巨人”面前的一道命题作文。
从每吨8千元变成240万
300倍升值蕴含的“秘密”
山东明月海藻集团曾经是传统海洋企业的代表。
过去,他们从海藻中提取海藻酸钠,作为原料出口,赚个辛苦钱。而现在,在科技推动下,他们从8000元每吨的海带中提取海藻酸钠,价值为1.6万元,但将海藻酸钠做成海藻纤维就变成了8万元,再做成终端药用辅料就变为240万元。
从0.8万到240万,300倍升值蕴含着一条清晰的逻辑:在科技与人才催化下的产业嬗变。这条逻辑被山东省政府和科技部门准确地铺捉到并将之具体化,甚至上升为新政,推而广之。
5月17日,山东省对外公布《山东海洋强省建设行动方案》,科技是被着重强调的关键词。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推进办公室副主任王海林告诉科技日报记者,“我省强大的海洋科研优势远未发挥出来。在制定《方案》时,我们充分考虑到海洋科技对海洋经济发展的创新引领作用,把‘海洋科技创新行动’置于‘十大行动’之首,重点予以推进。”
在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里,记者看到了一幅绝美的地球俯瞰图,深蓝色的大洋上星点密布,一颗颗璀璨的星点代表的是一个个智能浮标。这是由该实验室主任、中国海洋大学副校长、中科院院士吴立新担任首席科学家的“面向全球深海大洋的智能浮标”项目的一部分。
“深海2000米以下的探测,我们零零星星地在做,但没有真正构成面上的一个能力。现在,借助智能浮标的帮助,我们‘看到’海洋发生的事情。”吴立新说。
目前,以该实验室的大型协同创新平台为纽带,一个又一个带着蓝色标签的高校院所、“国字号”科研平台、科技型企业纷纷落户山东沿海,从而形成高端平台的强磁场效应。据统计,山东省汇集了46个国家级海洋科技平台,其中30多个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在大平台上诞生大项目,形成了一个从研发到产业的闭合链条,这是山东的独家优势。
以海洋观测装备产业为例,山东省在海洋观测仪器设备研发中具有天然优势,既有众多海洋高校、科研机构作为观测仪器的使用方,又有一批国内研发领先的观测技术装备研发机构。“透明海洋”工程的实施,最大程度地捏合了这种“供与需”的优势,使得本地海洋观测装备产业取得一批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高技术成果的同时,也锻造出关键海洋观测传感器技术装备的研发与生产能力。
“钉”在深海钻采可燃冰
低附加值难题的破解之道
搭建大平台,攻关大项目,符合山东人“以大为美”的性格,更蕴含着山东人的担当——志在突破一批制约产业发展的重大关键技术。
科技日报记者曾亲身体验过“蓝鲸1号”的庞大——它的净重超过43000吨、37层楼高,由中国自主制造,是世界最大、钻井深度最深的双井架半潜式钻井平台,适用于全球任何深海作业,更能够在12级台风下牢牢“钉”在深海作业海域钻采可燃冰。
以科技为手段,向深远海进军,这是中集来福士海洋工程公司正在绘制的创新蓝图。眼下,他们自主开发的浮式电站及浮式液化天然气再气化装置,打破了国外垄断。
企业是市场竞争的主体,也是科技创新的主体,他们更能在市场竞争中了解自己的需求。如果说摆脱低附加值之困,“蓝鲸一号”向深海寻求解决之道,那么鑫发集团就是走向深加工,利用科技手段向“深耕”要效益。
一条条来自印度洋的金枪鱼在鑫发渔业集团的车间被加工成罐头,销往欧美和日韩等地。
如果仅卖原料,鑫发的远洋捕捞挣的是辛苦钱。但如果从金枪鱼中提炼胶原蛋白及其水解产物,用作特殊医用食品及保健品,价格会从几元钱一公斤飙升到上千元一公斤,价值翻了几百倍。
从整体上看,海洋产业大而不强,附加值低是不争的事实。而中集来福士、鑫发无疑做了很好的尝试。从浅海走向深海、远海,向“深与远”要效益,这是山东对海洋附加值低难题的破解之道。
21位院士、56所大学院所
把科研优势转化为新动能
从中国海洋大学校长的职位退下来之后,中国工程院院士管华诗选择了创业,摇身一变成为青岛海洋生物医药研究院董事长。不久前,该院与美国克里夫兰临床医学中心合建实验室,一批处于国际前沿的抗肿瘤靶向药物科研成果将在山东落地转化。
“我们进行了打通‘科学—技术—工程—产业’科技链条瓶颈的尝试与探索,融合了事业、企业两类实体,三五年后你再看看,山东的海洋医药产业一定会出现一个新的景象。”管华诗说。
山东海洋科技力量雄厚,拥有中央驻鲁和市属以上涉海科研、教学机构56所,海洋界院士21名。由此,山东每年的海洋科研成果超过千项。将强大的海洋科研优势发挥出来,必须发挥这部分人的能动性。
在科技成果转化渠道方面,山东打通四个渠道:鼓励高校、科研院所建立专业化技术转移机构;探索国有科研院所成果混合所有制改革;落实分配政策;建设济青烟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
眼下,全国各地吸引人才奇招频出,已到“白热化”程度。而“蓝巨人”山东也没有闲着,引入“国”字头海洋类院所,“一事一议”引进顶尖人才,加大对驻山东海洋科教单位支持,放宽外籍高层次海洋人才来鲁工作条件限制……
向人才要动力,优化存量,扩大增量才是关键。因为他们明白,改变“胖而不壮”现实,需要这么一支数量与质量并重、结构与功能优化的海洋科技人才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