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陈 瑜
“在大量数据共享基础上,我们希望对海底区域做一个功能区划。”5月28日—29日在青岛举行的“西北太平洋三角区富钴结壳区域环境管理计划”国际研讨会上,中国大洋协会秘书长刘峰用通俗语言,解释首次由我国主导的该环境管理计划。
会议聚焦的三角区面积达130万平方公里,这是全球海山分布最密集、富钴结壳资源最为富集的区域,中日俄韩4国在此都有合同区。
重要的科学研究和商业开发价值,使得会议注册人数比预期多了一半。
“这说明我们的设想得到了认可,但仅是开始,我们将制订未来2—3年的工作计划,甚至举行共同的航次。”刘峰说,希望通过合作打破信息孤岛,做好环境管理评价,让国际海底为人类所用。
数据少共识更少
“环境基线并不是一条不变的直线。海底矿产开发前,首先要进行的就是环境基线调查。”西太海山环境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研究员王春生说,一般认为,有些岩石和矿物上附着珊瑚等生物,矿被采出来后附着的生物就会死掉,这被认为是海底采矿对生态环境的最大影响。环境基线的调查重点之一,是查明底栖生物种类、数量及分布范围,采矿后会不会导致其灭绝。
已11次搭乘“蛟龙”号的王春生说,借助“蛟龙”号,这两三年我国发现30个新物种,在深水海山生物多样性调查方面居于前列。
但他坦陈,全球有3万多座海山,对生物多样性有过调查的海山不超过200座,查清的深海生物种类还是小部分。
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研究员许学伟会前检索发现,有关西北太平洋海山区的国际论文累计不到300篇,只有少量与三角区生物有关。
“不仅数据少,大家能形成共同认识的内容更少。”许学伟时常困惑,提出的很多科学问题,国际同行也没法做出回答。
重在建立共建共享机制
区域环境管理计划是降低人类活动对海洋生态系统造成风险的有效和必要方式。
位于东太平洋的克拉里昂-克利珀顿断裂区(CC区)的区域环境管理计划,是国际海底管理局之前制订的唯一区域环境管理计划。
但许学伟说,目前约1200万平方米的CC区只布置了上百个站点,调查数据不足以对区域环境管理计划提供足够科学支撑。该区域最初被划分为9个环境特别受关注区,但目前1/3区域的环境数据仍为空白。刘峰评价,主要没有建立一套相互合作、成本共担、成果共享的机制。
此次会议一项重要议程是讨论如何建立这种机制。
“环境管理方案要获得国际认同,科学家的学术影响力也很关键。我们希望未来能主动设计,通过以我为主的国际合作,达成更多共识。”许学伟说。
短期内商业开采可能性不大
本次会议备受关注,还因为富钴结壳区钴含量高达0.5%—0.8%,厚度4公分—10公分。
刘峰说,在工业化国家,约四分之一至二分之一的钴被用于航天工业。目前全世界60%—70%的钴来自刚果。我国90%的钴依赖进口。
但要成功开采结壳,必须在回收结壳时避免采集过多基岩,否则矿石质量大大降低。国际海底管理局秘书长迈克·洛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目前还缺乏既对环境友好又能高效进行深海采矿的技术。
相比而言,开采多金属结核要更容易。上世纪70年代末,西方企业在CC区进行了试开采。去年比利时一家公司又在开展采集试验。
“商业开采和试采是两码事。”刘峰援引了一项分析,按每年300万吨的开采规模,要收回采矿、冶炼的运行成本,需要至少10年。“这是一项技术密集,高投入但回报不高的产业,不出意外,短期内商业开采的可能性不大。”
但迈克·洛奇强调,未来人类对矿产有需求,而大海是新的来源。
(科技日报青岛5月29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