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间尺
近日,“2018IT女性精英大会”召开。会上披露,当前女性在职场上升的比例呈“漏斗形”,也就是说,大学生、科研人员、高级科研人员这三个群体中,女性占比持下降趋势。
应该说,中国女性科研人员的总数并不少,5年前就已达到2100多万,占科研人员总数的40%,但高层次女科学家依然稀缺。因此早就有人发问,高考中女状元频频出现,女科学家的比例却为何越来越低。而半个多世纪之前,波伏娃就已指出,“女性不是天生的,而是被塑造的。”上述“漏斗形”曲线更直观地说明,女性在职场特别是科研领域上升遇阻,主要不是生理上的差异,而应从社会文化因素中找原因。
有机构在2015年和2016年两次对计算机领域的女性作了调研,发现她们的压力主要来自“工作繁琐头绪多、技术更新快、工作量大以及工作难度大”四个方面,而造成这些压力又与女性面对新工作时主动性较弱、家庭负担较多因而难以经常加班以及出差等有关。这应该不是计算机领域特有的现象。不可否认,这些因素客观上对女性在职场特别是科研领域的“拼杀”造成困难。而女性在文化和舆论中被“污名化”或“非女性化”的现实,则是她们在高层次科研队伍中缺席的更重要原因。
应该说,男女平等在我国早已是常识,我国妇女事业也不断取得实质性进展。但近年来各种各样的“女德”培训却屡批不止,封建文化里束缚女性的那套陈腐学说,被戴上“传统文化”的面具后,在当代社会沉渣泛起甚至大行其道。有的“女德班”大肆宣扬“女强人下场都不好”“做家务就是一个女人的本分”,妄图用男权观念塑造现代女性。前段时间多个“低龄妈妈”被推成网红,实在让人触目惊心。直接原因当然是有的网络视频缺乏伦理底线和社会责任感,深层次的原因恐怕还在于社会潜意识中对女性的偏见。
有的媒体喜欢炒作城市“剩女”现象,或将女博士调侃为“第三种人”,津津乐道于“学得好不如嫁的好”,有的文艺作品用脸谱化的方式描写知识女性和职场女性,似乎女性多受几年教育反而会带来人生不幸,把那些追求更高教育程度、在职场特别是科研单位努力奋斗的女性“非女性化”,造成一些年轻女性心理恐慌,职场之路更加艰难。事实上,许多事业有成的女性包括一些贡献卓越的女科学家的经历都可以证明,不论在科研还是管理方面,女性并非全是劣势。女性的形象思维能力比较强,这使其在科学探索中往往更具洞见;她们细心耐心,因而在管理中更富人性化,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
正因为如此,科研不可少了“她”。为此,应加大国家政策对女性科研人员的支持力度,借鉴西方国家为女性员工提供儿童托管服务等有益做法,解决女性后顾之忧,为女性科研人员的成长、成才和成功提供了有力保障。同时,用好中国女青年科学家奖等激励方式,表彰和大力宣传优秀女科学家,为女性投身科学事业营造更好的舆论氛围,更大地激发女性科研人员的潜力,让科技之花更加绚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