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龙跃梅
“我国医学3D打印技术跟国外几乎同步,在个别领域可能还超过他们,但产业化的步伐仍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全国人大代表、广州迈普再生医学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袁玉宇告诉科技日报记者,目前国内高端医疗器械大部分被跨国企业垄断,通过3D打印技术的应用,有可能使我国在部分高端医疗器械制造领域实现弯道超车,最终减轻医疗负担。
3D打印技术被业界称为推动21世纪医疗个性化、精准化、微创化和远程化发展的重要技术支撑。袁玉宇表示,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7年底,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的3D打印植入物注册证书已经有100个左右。而我国目前只有三款器械通过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认证。
一份最新研究报告预测,从2015年到2020年,全球3D打印医疗市场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将达到26.6%,到2020年全球3D打印医疗市场的销售额将达到23.638亿美元。中国增材制造产业联盟统计数据则显示,2016年我国3D打印产业规模达80亿元,3D打印在医疗领域的应用才起步。
如何加快我国3D打印技术创新,推动国内医疗设备高端制造业快速发展?
袁玉宇建议,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医相结合的技术创新平台;加强对高端人才及科研团队的政策支持;建立3D打印科研成果快速转化和有利于原创成果孵化的体制机制;推进医疗器械审评审批改革,加速3D打印创新医疗器械的上市;降低3D打印医疗器械市场准入门槛,加快产品的产业化进程。
“对于3D打印个性化的产品,建议国家下放部分收费目录的审批权,给予医院一定的自主权。”袁玉宇建议制定相应的国家创新医疗器械产品目录,使产品不占医院耗占比,缩短产品转化周期,充分发挥市场调节功能,让创新成果能更直接、快速地应用于临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