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13日 星期一
金大勇:探索活体细胞小世界
本报记者 聂翠蓉
受访者供图

第二看台

    因“开发出一种可视化生命过程的新方法以及低成本便携式疾病探测技术”,现就职于悉尼大学的金大勇教授获得本年度澳大利亚总理科学奖——马尔科姆·麦金托什年度理工人物奖,成为澳洲历史上首位获得该奖项的华人科学家。

    将显微镜对准活体细胞

    2003年,从辽宁师范大学物理系毕业后的金大勇,被保送到中科院上海光机所攻读硕士研究生。但为了来澳洲与学习会计学的妻子团聚,他考入麦考瑞大学,师从著名激光物理学家吉姆·派珀。因看好生物医学仪器的发展前景,博士期间他选择了新型流式细胞仪作为研究课题。

    在澳学习和工作期间,他创办了麦考瑞大学先进细胞仪实验室。2013年,他作为首席科学家联合发起建立澳大利亚国家重点实验室——纳米生物光学先进中心,并于2015年受聘悉尼科技大学,组建交叉学科研究所——生物医疗材料和仪器研究所。

    金大勇这次获奖,是因为他使用量子点、激光、纳米晶体以及其他技术研制出一种观察活体细胞内部活动的新型显微镜。借助这种显微镜,科学家能了解人类免疫系统的内在机制。

    目前,金大勇与澳大利亚当地的一些公司合作,将他的早期诊断技术和光学编码技术进行成果转化。同时他希望未来能研制出一种便携式设备,用于检测食物及环境中的致病毒素。

    以合作为贯穿始终的科研理念

    金大勇是学物理出身的,化学、材料和生物方面的专业知识是后来自学的。“我们的研究领域覆盖物理、化学和细胞生物等多学科。而现在的科研更注重交流合作,很难用单一学科知识来解决一个问题,多学科交叉必不可少。只有合作才能做大项目,做出成绩。”他说。

    近年来,金大勇已与北京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等多所中国高校展开合作,重点开展超分辨显微技术方面的课题研究,以提升观测分辨率,开发疾病早期诊断和筛查技术。

    成绩离不开祖国的支持

    金大勇说,从全球来看,目前各国的科研经费投入都在走下坡路,而中国该项支出每年都在往上走,中国对科学的重视程度远超其他国家。海外华人科学家成为直接的受益者,现在中国推进的各种双边科技合作,为各种交流营造了良好氛围。他认为,海外学子获得的任何荣誉,都离不开祖国的支持。

    “从地理上看,澳大利亚似乎是孤立的。其实它的学术文化是多元的,这促进了其与世界各国的紧密联系。”他说。

    金大勇希望,今后能将更多精力用于推进中澳两国的科技合作。他认为,澳洲市场较小,很多好技术难以得到转化。而中国在资金和市场方面,具有澳洲无法比拟的优势。澳洲科学家特别是这里的华人科学家,需与中国开展合作,创造更大的发展机会。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