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渊杂谭
中国女留学生在马里兰大学毕业典礼上的演讲被扣上“辱华”的帽子,不免有诛心之嫌。其实,绕开“叛国”“媚外”这些脆弱敏感的神经,收起玻璃心,用审视高等教育的姿态来看这场风波,比政治仪式般的“喊打”要有意义得多。
被邀请上台面向全校师生发表演讲,对中国留学生来说应该是件值得骄傲的事——想必在校方看来,这个学生品学兼优。可惜,从浮夸、拙劣的演讲水平看来,当事人把这副好牌打得很臭。当中原因其实并不复杂,可能对一个刚二十出头的妹子来说,思想深度确实有限,即便经历几年留学生活,对异国他乡的认知仍流于浅表和理想化。如果一个所谓优等生尚且如此,那么其母校在培养学生独立人格方面的能力则令人存疑。
当然,也可能这个妹子比谁都心智健全,深谙母校及其社会环境的处世哲学,所以故意迎合。即便用口号式的语言填塞空洞,逻辑也没理顺,但又有什么关系呢,台下的听众爱听啊!就相当于在中国,听到一个外国人深情款款地表示“我爱死中国菜了,我就喜欢读中国古书,喜欢中国人孝顺爸妈”时,底下也一定哗哗鼓掌。但显然,此一味迎合并不高明,而且还与其所标榜的“自由”背道而驰——你并不能遵从本心地发表一切观点,也需要基于利益的考量。如果是这样,那么无论校方还是其所培养出的得意门生,都虚伪得可笑。
毕业季,各路学校师生的爱恨情仇总是集中爆发。大概就在同一天,浙大老毕业生炮轰母校办120周年校庆的帖子也在朋友圈炸了锅。大家热烈讨论的无非还是那些“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比如巴结荣誉校友、生拉硬拽编校史等公开的秘密。然后不出意外地,“自由之思想,独立之精神”又被拿出来翻炒翻炒。不过,第一次看本土的校友喷母校与大洋彼岸的毕业演讲“同台竞技”,竟有不相伯仲、难分高下的感觉。虽然不应该,但还是有点幸灾乐祸,谁让“天下乌鸦一般黑”呢。
个人以为,“毕业演讲”起风波,暴露的不过是高等教育的丑态,无需拔高到政治立场甚至民族大义的程度。而对比高等学府好大喜功、华而不实的作派,某校朴拙的校训倒是令人醍醐灌顶——“输出一个青年,富裕一个家庭,带活一方经济”——作为曾对蓝翔技校嗤之以鼻的众人之一,此时的我竟有一丝羞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