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3月06日 星期一
科研经费新政红包揣进兜了吗?
本报记者 陈 莹

    两会视点

    去年两会,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员易建强委员曾吐槽科研经费管得太死,今年记者找到他时,他大手一挥:“政策比以前宽松了。以前开几次会、出几次差、到哪去都卡得很死,现在方便多了。”

    去年7月,中办、国办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完善中央财政科研项目资金管理等政策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落实科研经费和项目管理制度改革,让科研人员不再为杂事琐事分心劳神。”5日发布的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科研经费改革仍是今年工作的重点。

    科研经费的老问题解决了吗?科研人员还在当“会计”吗?

    点个赞:化繁为简,管理“活”了

    前不久,中科院上海光机所信息光学与光电技术实验室主任王向朝的研究团队碰到个小难题,预算的差旅费不够用了。王向朝决定把国际合作交流的经费先匀出一部分。他对记者说:“现在会议费、差旅费和国际合作交流费合并,可以相互调剂,我已经切身受益了。”

    “以前科目预算也可以调整,只是审批流程太漫长。”中科院微电子研究所副所长周玉梅委员告诉记者,“现在放权到项目承担单位,直接简化了流程。”

    《若干意见》对劳务费政策进行了细化:劳务费不设比例限制,提高劳务费的开支标准。“现在能用来发劳务费的钱变多了,项目聘用人员、课题组的硕士、博士,工资基本上够用了,聘用人员的五险一金也能从中发放。”周玉梅说。

    “政策已经开始导向重视人的价值。‘重物轻人’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解决。”全国政协委员、国家保密局局长田静给好政策点赞。

    不过瘾:激励有了,力度不够

    改革前呼声最高的间接费用比例调剂问题,却让委员们连呼“不过瘾”。

    “政策放宽了,间接经费可以用于发放在编科研人员的绩效,这是好事,但占直接费用扣除设备购置费的比例上限最高20%,还是有点低。”田静说。

    易建强也有同感。他给记者算了笔账:假设一个项目,直接费用扣除设备购置费是100万,现在最多有20万间接经费,平摊到每个人头上,收入也不多。何况这20万还得刨去交给院所的管理费用。“这和我们之前预期的30%—40%仍有差距。”

    王向朝的团队承担着科技部集成电路重大专项的攻关任务。“挑战工程技术极限,需要全力以赴”,但为了养活团队,他不得不分出一部分人去做横向课题。“这无形中造成了科研力量的分散。”

    分类管理,是王向朝和田静都提到的改进建议。王向朝认为,应允许承担重大项目的单位,酌情列支合理的人员劳务费。田静则表示,不同单位、不同项目可以考虑参照行业标准确定合理的激励比例。

    加把劲:速速打通“最后一公里”

    辽宁省某部属高校的讲师崔梦(化名)有点困惑。今年申请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她发现学校对间接经费的比例规定并没增加,拿着政策询问学校,得到的答复是“不清楚”。

    近期科技部和财政部督查发现,部分科研单位依然寄希望于国家统一出细则,还有部分单位不敢触及项目组和科研人员之间的利益。

    “一方面可能是政策没有宣传到位,另一方面,也是单位法人的担当问题。”周玉梅觉得,应该给政策落地一些时间,“放权了,要做好监督,管理部门应该给予单位法人足够的信任,这样才能让他们放手去落实好政策。”

    科技部资源配置与管理司司长张晓原告诉记者,除了继续加强培训、宣传等“常规打法”,下一步会通过督查自上而下地推动落实,并建立政策落实的信用评价体系,对政策落实好的单位放宽监管限制,那些不落实的单位,可能会被降低政策调剂比例。(科技日报北京3月5日电)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