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3月03日 星期五
匆匆那年
张向荣

时光机    

    千山万水走遍,我们总会因为一个毫不起眼的契机,在一个不早不晚的时间,一个人返回家乡。

    年初,我出了一趟差,有一整个周末都在湖湘,春节我又去了西北过年,于是这次我就把补休的周末拿来,凑个小假期回了趟山东。与奥德修斯不同,我的返乡从不千辛万苦,路途仅需要三个半小时,我吃过早饭出门,带一罐凯撒啤酒,中午就可以在家里一边吃饭一边陪父母看PAD上的连续剧了。

    但我甚至不知道,我这次回乡要做什么。

    在非节假日回乡,没有任何应酬,没有人知道我回来,不需要见不想见的人,也没有什么必须承担的义务,我每天睡到自然醒,困到自然睡。和父母聊聊天,喝喝茶,倚在厨房的门口,或是歪在沙发的深处,有时候爸妈从客厅抛出一句话,隔几秒钟,我会在阳台接住。日光于是变得悠然缓慢。吃饭的时候,喝喝酒,吃吃菜,三两半,八分饱,有一种平静的惬意。再去见一见年近九旬的爷爷奶奶,不用说什么话,彼此看一看就好。

    真的,这次回来我什么都不需要做,我安心做一株会思考的植物。

    我开始放松下来,第一天,舒展了身体,第二天,翻检了旧物,第三天,陷入了追忆,第四天,我终于意识到,这次非节假日的无所事事的回乡,很可能是我今后生活的一个极其重要的事件。

    父母打算搬家,他们看中了一套湖景房,明年就能搬过去。现在的房子,大概是1995年底搬进来的。父母一直没有换房子,主要是因为位于市中心,又有大院子,实属奢侈品。但房子确实很久了,二十多年了,新的房子风景更好,临湖有花园,他们以后可以散步。

    等等,这座房子真的很久了吗?我忽然意识到,从搬进来到读大学,基本上不怎么在家住了。算起来,我其实住了还不到六年,六年,这是一个多么短暂的时光呢,为什么我却觉得那么漫长?

    我执著于记录,日记从1995年一直记到今天;执著于保存所有的字迹,包括读书笔记、课堂笔记、旧课本、老照片、小纸条、明信片,以及在本世纪初纸质信笺消失的前夜我和许多人成捆的书信;也执著于刻意的留下生命的路标,大学毕业的时候,我把所有带回故乡的东西——不仅是资料,还有诸如钥匙链等等用过或没用过的东西——都打包装箱贴标签,就好像把一段回忆连同颜色、味道都精致的保存了下来。同样,后来博士毕业,我又把许多东西都带回故乡。

    我拥有许多的日记本,也拥有若干只小箱子,它们就像一个个的我,重重叠叠在一起。这次回乡,我百无聊赖的翻了翻旧时日记,就像发现了自己从未知晓的身世之谜。翻着翻着,还会突然掉出一张纸条或是车票,一定是因为什么故事才成为时光的书签的。

    当你正在经历一个事件的时候,你一定会觉得,此刻的你就是全部的你,此时此刻像永恒一样漫长。但,当许多年过去你回忆起这个事件,你会发现它轻巧到如同不存在,你一定会后悔为什么当时没能把一秒钟掰成六十秒钟来度过。

    所以,活着就是一片混沌的海洋,多高的波浪都会迅速的拍落,复归大海,海天一色。

    在旧宅的院落,初春的黄昏,摘下眼镜我的视力会出奇的好,能够穿透时光看见好几个自己站在我面前,那个被锁在家里一个人看书玩玩具的小小身影,那个低头在台灯下奋笔疾书的背影,那个手里拿着俄罗斯方块掌上机、或是磁带随身听、或是诺基亚3310、或是iPhone的剪影,那个躺在床上大声背《文选》的身影,等等。却有一个身影最令我熟悉、感动,禁不住伸手触摸。

    这个自己,是十年读书的自己。

    说起来,虽然从小就爱看书,但真正以读书为生活恐怕只有十年,从高二读托尔斯泰的《复活》算起,到2010年博士毕业结束。读书的时光与工作、游戏、青春挥霍都不同,知识的迅速增长和观念的频繁刷新,会让读书的岁月变得澎湃慷慨,时间被拉长了,一日一日历历可数,而活着的意义,就在这种充实感中浮现。

    这十年,不管经历了几世几劫,于我只有一件事,就是心安理得地读书,如此沉浸,以至于当年并不觉得有什么特别,有什么意义。直到现在,才感觉这十年是浮躁如我最平静的十年,它值得被塑造成一段光辉而隐秘的历史,值得我不断地去增饰虚构,值得我寄托当下所有的悔意和不如意,也值得我不去戒酒。

    总之,这次回乡使我重新发掘并构建了一个热爱读书的我,并成为我当下生活的参照物,也许,还要成为我未来生活的启明星。

    毕竟,从毕业之后,我开始进入当下,至今仍在当下。上班,会令无论多么漫长的时光都变成当下,“当下”的物理属性是一个点,但却是一个奇点,你从开头的那一秒,到最后的那一秒,一直在重复,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回首工作的岁月,不管是十年还是三十年,都会有一种“一眨眼”就过来的感觉。

    我已经过了七年的当下,当下,在一个城市定居下来,建立了家庭,囤积了书籍和酒类,我早就失去目标,更痛恨意义的消失,尤其害怕“当下”会突然持续到我不得不戛然而止的那一天,才发现我什么也没有做。幸好,那个读书的陌生的我,当我在一次非节假日无所事事的回乡时,沉默的站出来和我沉默相对,这令我无比感动,毕竟,这个世界上没有比另一个自己更了解自己了。我想我应该尽快超越当下,这虽然不比戒酒更容易,但值得去做,去实现那个小小的愿望。

    某一次返乡,的确能成为人生阶段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点,但不要刻意去寻找,它总会到来,在一个非节假日的时候,不论你多年轻还是多衰老。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