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30日 星期三
张灿:嗅出生活的美好
文·实习生 郭 盈

■乐活家

    一曲清音,一壶佳茗,一炷妙香。自古文人多雅趣,琴棋书画诗香茗。一支香,一缕烟,既可静思,亦可放松。

    “人类对香的喜好,乃是与生俱来的天性。”和张灿聊香,堪称一种享受。

    燃一炉香,静中开鸿蒙

    古代君子有四雅——斗香、品茗、插花、挂画,其中以对香品的熟练掌握为才艺之首。中国的香文化始于春秋,成于汉,完备于唐,鼎盛于宋。早在汉代就已成为王公贵族的炉中佳品,随着宗教兴盛,沉香使用更是频繁。从历朝历代上层皇亲,乃至如今的阿拉伯、日本皇室贵族都有以沉香为香料熏香的习惯。

    对于生活节奏快、成天焦虑忙碌的都市人来说,沉香仍是佳品。“沉香养身、养心,更养性。现代人很少在意鼻息感官,但这很重要。”张灿告诉笔者,香道是指通过眼观、手触、鼻嗅等品香形式对香料进行全身心的鉴赏和感悟。

    品香有一整套相应的器具,“香炉最为常见,此外还有香插、香筒、香盒、香篆、香匙、灰押、香扫等。”张灿说,根据品香方法不同,所用香具也有所差别。

    “选择一个扁口香炉,放上香灰,运用灰押将香灰压实之后,放入香篆,用香匙将香粉填入香篆槽,待平整后,慢慢垂直提起香篆,将香粉印入香炉中,便可点燃品闻。”聊到兴致处,张灿打起香篆来。

    其实,最能深入感受沉香韵味、历来备受文人雅士青睐的要数隔火熏香。隔火熏香也称空熏,不见烟气,只闻幽香。“在香炉中放入充足的香灰,用香铲疏松香灰,在中心开出一个较深的空洞作为炭孔;用香箸夹取烧透至没有明火的炭块置入,盖上香灰,抹平;接着,在香灰中打一通达木炭的气孔,在开口处放上云母、银叶或金属等隔片,用香匙将置备好的香品放入其中,不多时,便可开始品香。”张灿介绍道,隔火熏香中使用的沉香香材体积不宜过大,薄片、块状或是粉末等香品最为适合。

    “品香的方法多种多样,还有焖香、煎香、生闻等。”张灿告诉记者,品香时的礼仪亦十分重要。不仅对品香人的穿衣戴帽有要求,而且对人的坐姿甚至是内心都有要求。“品香者要有沉静、放松的心情。品香时,双臂与地面平行,一手平放在香炉底部,托起香炉,炉口微微朝向自己,另一手掌弯曲围在香炉口缘使香气聚集,再低头靠近香炉,缓缓吸气,细细品香。”

    追一路梦,学中传余香

    痴迷香道之前,张灿是一名急诊医生。离开急诊室,经历大大小小的挫折后,终于有了自己的香室“采菊东篱”。

    “我想把自己的爱好变成一项有意义的事业,作为中国传统香文化的传承者,向更多的人推崇香融生活的用香理念。”张灿介绍道,自己从小就对艺术有着敏锐的嗅觉与欣赏能力,喜欢一切与美有关的事物。生活空闲,就洗手做羹汤;喜欢印象派画家,就买书来研究临摹;偶得一件宋瓷,也会开心良久。

    “对于居家生活,沉香之香气在驱蚊除菌、祛除湿气、改善空气等方面也有奇效。”聊到沉香的好处时,张灿滔滔不绝。也许每一个人都逃不脱平日里的琐碎与浮躁,不如静坐打一篆香,享受修心修性的美好。“香是人人都可接触的道,我们只需沉下自己的心,恭敬待之,静言思之,真实地感受自然的芳香。”

    起初由于不懂香,张灿也有过被骗的经历。“不懂如何区别天然香和化工香,买到假香,损失了一大笔钱。”张灿告诉记者,从外观上看,化工香特别光滑,从香气上讲,化工香香味特别浓。而天然香闻起来香气则是若有若无。

    今年7月,一对斯洛伐克的年轻夫妻来到张灿的香室学习打香篆,外国人极强的动手能力让张灿十分惊喜。“看到中国传统文化得到外国人的认可,十分开心。”张灿说,现在“采菊东篱”也通过双语教学的方式向外国人推广中国传统香文化,想让沉香的香气散布到更远的地方。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