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于网络 |
■将新闻进行到底
“专利证书不是一张奖状,如果不转化就是一张毫无价值的纸。”11月3日,在“知识产权创新创业服务平台”成立当天,江苏汇智知识产权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韩奎国坦言。作为一家高校的专利运营公司的掌门人,在他的头脑里有一个天然的数据库,里面存储着江苏大学2000多件存量专利,他希望借助平台的运营,唤醒实验室里沉睡的专利。
近年来,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国务院《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若干规定》和国务院办公厅《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行动方案》相继出台后,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环境日益宽松。业界普遍认为,完善了政策层面的机制创新,接下来就要看各家高校怎么做了。
专利如何不再“睡大觉”成为一道新课题,育人无数的高校院所该如何破解?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江苏大学跟着创新发展的脉搏,探索专利转化与运营的特色模式,为其他院校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专利工作需要抓“两头”
“1985年,我申请了全校第一个发明专利,当时大家都很奇怪,为什么要申请专利,申请专利有什么用?”程晓农回忆起30年前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情景,不禁也笑了起来。如今,他已经是江苏大学分管科研工作的副校长。
正是30年前的那件“齿轮锻造余热淬火技术”专利,开启了江苏大学的专利意识大门。
当年,江苏大学就成立了专利事务所,鼓励并服务于教师申请专利;2003年,该校知识产权研究所成立,这是江苏首家集理论与实务为一体的机构;2006年,江苏省知识产权研究中心成立;2015年度,该校发明专利授权量居全国高校第6位,创造了一个地方高校发明专利排名的纪录。
“专利工作我们就抓两头,一头是抓高水平原始创新,一头是与产业、企业紧密合作。” 程晓农告诉记者,江苏大学前身是以农业机械、汽车与拖拉机等专业为基础的“南京农业机械学院”,专业特色决定了这所学校的成长必然与行业发展息息相关。
因此,在“立地站稳”的同时,江苏大学重点做好“顶天攀登”。
“5年前,全校的高水平论文不超过500篇,现在已经达到1350篇。”程晓农掰着手指说,“我们的工程、材料、化学、临床医学等5个学科已经进入ESI全球前1%行列。”
而在许多高校出现的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相割裂的“老大难”,在江苏大学却没有出现尖锐对立的现象。
程晓农说,这是因为学校在明确“顶天立地”的科研方向时,就努力克服“论文导向”的跟踪型科学研究,大力倡导“问题导向”的原创性研究,始终站在行业发展的前沿去发现并创造原创性的成果。
正是有了这样一大批针对性强、水平高的基础研究,从而奠定了近年来江苏大学专利创造的爆发式增长。
“多而不强”不应成为高校特色
申请PCT专利,绩效考核奖励1000分;授权PCT专利每进入一个国家奖励10000分;授权国内发明专利奖励1200分……
翻开《江苏大学科研奖励与绩效评价办法》可以看到,关于专利的奖励标准与发表高水平论文相当。教师在晋升职称时,如果拥有的专利较多,还可以特事特办。
记者了解到,为了激发教师的积极性,许多大学都会把发明专利的申请和授权数量作为考核标准,但由此带来的负面效应也逐渐显现。
在现有的考评机制下,一些教师“急功近利”,不考虑专利的实用性和操作性,只把专利当作评定职称、项目结题的工具,造成许多高校专利“多而不强”。
“中国大学专利竞争力报告”课题组曾经指出,一些高校有上千件的发明专利授权数量,但是许可备案登记只有十几件专利。曾有媒体报道,部分高校的专利转化率甚至不到5%。
过去,制约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因素有三个:事业单位的科技成果视为国有资产,高校实施科技成果转化的活力得不到有效释放;实施科技成果转化对科研人员和成果转化人员的奖励力度较小,激励作用有限;高校协同创新能力不足,产学研合作的空间还有待进一步拓展。现在,前两个制约因素已相继得到解决。
“过去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率不高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产学研组织程度较低,基本是‘个体户’‘夫妻店’‘师生档’的模式,只能研发一项技术解决一个问题。”程晓农说。
为此,2009年江苏大学实施“1863计划”,即培养1000名企业工程硕士,把课堂搬到企业去,实行双导师制;组织80个教授团队,实行跨学科融合,组团为企业提供服务;建立6个重点合作领域协同创新中心;在校外建设3个工程技术研究院。
“这样做就是摒弃单一技术转让的模式,逐步向全方位战略合作转变。”程晓农举例说,2004年他与宜兴银环精密钢管厂合作,抓住国内发展超超临界火力发电机组的规划,研发专用管材。现在不仅国内三大锅炉厂全部采用宜兴银环的产品,甚至出口到日本东莞电力等跨国公司。双方在合作中,共同申请了大量专利,并制定了国家标准。
专利运营唤醒沉睡技术有绝招
尽管江苏大学把科研创新与产业需求紧密相连,但是仍有一批专利不可避免地“沉淀”下来。
“目前,全校没有转化的专利约有2000项。”韩奎国介绍说,沉淀下来的原因很多,但主要是两种,一是老师自己感觉转化无望,放弃交费;二是把专利当作奖状,应付项目验收和绩效考核。“我们就是要通过专利运营,把这其中‘宝藏’挖掘出来。”
韩奎国所说的“我们”就是汇智公司——江苏大学专利运营的主体。这是该校与财政部基金联合投资建立的PPP模式的国家专利运营试点企业。
据韩奎国介绍,公司2014年成立后,从三个层面进行专利培育与运营。
一是建立种子基金,面向全校青年教师征集未来能产生较大收益的技术创意。一年来,已经征集200多个创意,从中筛选了7个项目进行培育。“这些创意都是在实验室阶段效果较好,但教师不知该如何转化的项目。”
接下来,汇智公司将针对这些创意给出专利布局报告,督促教师按规划申请周边专利,并进行推介、转化,所有费用均为公司承担,收益分配一般为公司与教师25∶75。
二是专利收储与托管,针对的就是目前高校存量专利较多的情况,把“沉睡的资产”盘活。目前,汇智公司把这些单项专利汇集起来进行组合,针对一个技术方向形成专利群,每个群不少于5项专利。目前已有电动汽车底盘传动、水果检测、LED、发动机等多个专利群形成,并与相关企业进入到转化谈判中。
三是面向企业的产业知识产权服务。结合学校的优势学科和行业、企业的技术需求,组织科研人员对企业展开导航分析、布局规划等服务。
“现在,已经有周边的一些高校找上门来,让我们进行专利运营,这更有助于形成专利集群,做有价值的专利技术转移。”韩奎国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