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岁的吴明保持着每天到趵突泉遛弯的习惯。不舍昼夜、四季喷涌的趵突泉,是这位“老济南”眼中最美风景。
“泉城”济南以泉著称,72眼名泉名声在外,但“泉城”缺水,这不是一句玩笑。近年来,济南泉群停喷危机时时见诸报端,其潜台词是济南水资源供应问题——即使贵为“泉城”,济南的人均水资源却只有全国1/7,是名副其实的贫水城市;此外,地下水资源短缺也造成了泉群喷涌时断时续,停喷时间甚至长达926天。
对济南市水利管理者来说,科技手段如何发力,保持泉水持续喷涌是他们必须要解答的命题。
“盆地”里的泉城喷涌,“盆沿有水”是关键
从高空看济南,其盆地地形一览无余。
北宋散文家、政治家曾巩担任济南“知州”期间,为摸清泉水来路,曾进山调查,认为济南南部山区的水下渗潜流至市区而出露成泉。这抓住了重点,同时也透露保泉“要害”:只要济南周边山区有水,济南泉水喷涌才有源头。
但矛盾在于,一方面济南紧挨黄河,有4条大型河流,124条中小型河流以及15座大中型水库,丰水年景保泉涌高枕无忧;但另一方面,“靠天供水”的现实无法确保年年丰水;同时,济南防洪排涝能力低、地下水超采、水污染严重、水生态恶化等“天灾、人祸”因素重重叠加使得泉水“断喷”时不时出现。怎么办?
正值立冬,科技日报记者跟随“中央媒体济南水生态文明建设试点采访团”来到趵突泉公园。此时公园的实时水位显示屏上,“28.89米”的数字让游客没有遗憾——趵突泉的喷涌红线是27.01米,从27.01米到28.89米,1.88米的落差既确保了泉水“卯足劲”喷涌,也印证了济南人保泉科技“组合拳”的正确性。
黄河水代替地下水“特供”济南,净化工艺是“重中之重”
这两年,卧虎山水库管理处主任绪正瑞正在忙碌的一件事情就是扩建水库,确保实现“小雨不下山、中雨不出川、大雨保安全”的目标。他所在的卧虎山水库是济南市唯一的大型水库,肩负着丰水期储水、枯水期防水、涵养南部山区植被和城市供水重任。
对济南15座大中型水库来说,足量储水只是保泉的重要手段之一。
在济南北部的鹊山水库,黄河水净化工艺已经不间断更新了好几遍。最近的一次是将“混凝—沉淀—过滤—液氯消毒”工艺改造为“中置式高密度沉淀—臭氧催化氧化—上向流生物活性炭吸附—V型砂滤—液氯消毒”工艺,改造的好处在于工艺对有机物、臭味等特征污染物去除效果明显,出厂水水质稳定达标。
济南市水利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从黄河到鹊山水库再到水厂,最后经管网入户,这一流程的更深层考虑在于“水源置换”,第一,黄河水代替地下水解决济南人“喝水”问题;第二,让净化后的黄河水流到厂房车间内,供应企业用水。
如此,无论是民用还是工业,都杜绝了原先过度抽取地下水现象,从根源上“保泉”。
用科技省出每一滴水,“月牙飞瀑”重现
只要有空,郭春晓便到中水处理站转一转。这位济南南郊宾馆总经理对已运行了15年的中水回用项目“情有独钟”。
记者在采访时发现,该宾馆已经投资2000万用于技术改造,借助高科技实现生活污水的全回收利用以及雨水回用系统,甚至“连游泳馆、洗衣房、空调机房等蒸汽冷凝水都利用了起来。”
在济南,南郊宾馆等一批民间用水大户的努力,也组成了“节水保泉”的重要力量。
“月牙飞瀑”是难得一见的景观,丰水时泉水从蘑菇云状的假山石中涌出,顺势叠瀑而下,似飞瀑、若水帘。月牙泉在济南72眼名泉中喷涌的水位要求最高,只有地下水位达到29米时才会喷涌。
这意味着,近些年持续的保泉努力,使得济南市72眼名泉全部实现喷涌,也让济南市水利局局长张曰良感叹,“济南自2003年9月复涌以来连续保持喷涌13个年头,这是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持续喷涌最长的时期,也是天帮助、人努力、高科技的结果。”
(科技日报济南11月14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