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枝珍重护芳菲,未信当时作计非。
忍待千年盼终发,忽惊万点竟飘飞。
所期石炼天能补,但使珠圆月岂亏。
祝取重番花事好,故园春梦总依依。
——叶嘉莹《高枝》
近听叶嘉莹先生的一个讲座录音——“我的诗词家国”,内容是叶先生以自己在不同人生阶段创作的诗词串联回顾一生经历,当然诗词是核心,“诗词怎样走到我的心中,我怎样走到诗词的心中”。
对她的经历,从前只知道她流落台湾后在加拿大教书,细节却没有特别了解。这次才知其中坎坷。这种坎坷,有大时代的动荡造成的,也有个体命运的偶然性。比如,她从大陆随国民政府南渡台湾,在台湾白色恐怖的氛围中,丈夫因思想问题被捕入狱,导致她带着襁褓中的孩子无依无靠,这种生活遭遇。又比如她说自己一生中最幸福的时刻是两个女儿都结婚了,她先到多伦多看大女儿,然后坐飞机去费城看小女儿,在飞机上感觉非常幸福。不料刚到小女儿家住了一天,就接到电话,大女儿和大女婿出车祸双双遇难,她的幸福又破灭了。
叶先生的命真是又苦又硬,不过苦难只能使人怜悯,却不能升华人。叶嘉莹的人生经历打动人,令人敬佩,则全在她能够穿过这些悲苦生活下来,不但生活下来,还焕发出越来越炽烈的光彩。
说回这句诗。但使珠圆月岂亏。
在演讲中,叶先生有个解释。她说现在很多人抱怨社会不好,但自己又常常同流合污,那么又有什么资格抱怨呢?其实,个人不要总抱怨月有阴晴圆缺,只要做好自己,把自己这颗珍珠磨圆了,饱满了,或许月亮也就是圆满的。
这个解释,是把诗句的涵义往世界观的方向引导。其实,这个诗句,也可以往人生观方向去说。我甚至觉得,与其说它写出了一种“世态”,不如说它更加写出了一种“人情”:人生之有起起伏伏,恰是天上之月,有阴晴圆缺,无论境遇如何,不应该太多抱怨,更不应该沉沦不振,而应该打磨自己的心,历练自己的心,使这心珠润泽饱满。——这种论调,不是心灵鸡汤吗?对,它和很多鸡汤如出一辙,但这是叶先生用了八十多年的人生煲出的一碗鸡汤。
叶先生最令人感动的一点,也不是她会煲鸡汤,而是她对古典诗词的热爱。有坎坷经历的人很多,能够穿越坎坷的人也很多。但在经历种种之后,能够如此有执着的精神,特别是能够保持一颗美好的心灵,这样的人就不是很多了。
如果再延展一点说,可以说古典诗词本身就是一颗圆润的文化明珠。中国传统文化,糟粕很多,五行堪舆、三纲五常之类的,里面就有不少装神弄鬼、扭曲人性的东西,但唯有艺术是美的。王羲之的字,宋徽宗的画,李杜的诗,苏辛的词……传统文化的真正瑰宝在这里。
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古典诗词使叶嘉莹在悲苦的命运中获得了救赎。这也正是中国古典文化中最正面的感染力。作为曾经存在过的生命个体,我想那些古代诗人,也有自己的人生遭遇,有感动人的精神气质,也会有世俗的一面,有人性的弱点。但诗词中留存下来的,却是经过淬炼的人生经验和情感,是提纯了的人性。古典诗词中抒写的对自然的爱,对亲人的爱,对朋友的爱,对国家的爱,对宇宙天地的爱,对生命本身的爱,都显得纯粹而美好,以这种纯粹美好之爱为支撑,才能使得一个生命变得圆满,珠圆玉润,面对人生的阴晴圆缺。
叶先生把自己的生命救赎升华为一种文化使命,她传播诗词之美,为古典诗词文化之延续尽到了自己的力量。文化,就是靠着这样一个又一个有生命的人的亲证和亲传而得以延续。我听她抑扬顿挫的诵读,从心底产生出敬佩和感动之情,既敬佩和感动于她个人的精神,更敬佩感动于古典诗词的巨大感召力。
时代的风潮起起落落,一会儿新文化,一会儿整理国故,一会儿又文化大革命,一会儿读经热,一会儿又批读经热……然而,但使珠圆月岂亏。叶先生说,古典诗词是会感发人心中善与美的情感的,就此而言,诗词会共国人而同在——除非,认识汉字的人都灭绝了。